根據矽谷聯合創投所發布的最新統計,矽谷(包括聖塔克拉拉縣和聖馬刁縣)51%的人口會說英文以外的其他語言,換個角度看,

在矽谷遇到英文母語的人機會越來越少可能只有50%,當然,英文說得好或不好是「政治正確」下不能討論的事情,但是它可以作為一個人口結構改變的指標。

最近有幾件事讓我深刻感覺到人口結構的改變:以往由英文母語者擔任的職位,現在都被移民口音取代了,如在矽谷兩個很高檔的地方,服務餐飲的領班,一聽就是很明顯的墨西哥口音。另外在很平民化的梅西百貨,以前收費員都是年紀偏大的美國太太,現在是年輕的新移民。美國老太太去哪裡了?可能都是變賣了矽谷的地產,拿到一筆錢,到外地去過更好的生活。在矽谷醫療系統裡,除了醫生及管理階層,大部份全是國外移民,一聽口音就知道,矽谷各大學的理工科助教、研究員,多是華人或印度人。矽谷聯合創投的統計同時顯示,疫情這三年來矽谷人口持續負成長,就算外國移民仍然不斷湧入,但是從矽谷移到美國其他地方的人更多,從2011年到2021年這10年間,矽谷的人口只增加了86,000人。平均起來,一年才8600人,這麼小的數字,幾乎等於零,令人詫異。

矽谷的多元化一直受到稱譽,所以英文南腔北調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大家生活忙碌,只求過日子,對標準英文的追求看能力及環境而定,不過我不禁擔心,如果有一天重要事我真的聽不懂該怎麼辦?我能說,「請你再說一遍我沒聽懂,」或說「請你說慢一點,」,而且我臉上絶對不能有不耐的表情,否則告我一個種族或文化歧視我可受不了。

英文南腔北調,南灣已不是一個學習英文的好地方,不小心還會退步,因為你會想,反正大家都說成這樣,我又何必去學呢?甚至我還聽過有人這樣說,反正大家英文都沒說好,我因為說得好反而人家會聽不懂,我想一想,可能也有一點道理。

不過再仔細想,這還是歪理,母語者什麼口音都能聽懂,就像我們能聽懂山東國語,但一個會中文的老外能聽懂山東國語嗎?所以非母語者聽各種口音的英文反而更吃力,因此我們應該盡量把英文說好,使四周南腔北調的英語人士可以聽懂我們的英文。

矽谷和很多移民眾多的城市一樣,雖然人在美國,但住在這些城市,英文不會「自然」變好,平時還是要多留心,下點功夫。老實說,我很懷念梅西百貨的美國老太太售貨員,他們口氣和善客客氣氣,或是往日Home Depot 裡面那些白人老師傅,對待客戶總是知無不言,新移民的待客態度,不是不好,而是因為語言的隔閡,客氣話說起來就沒有那麼順暢,我遇見的一位收銀員,一直問我OK? OK? 不太禮貌,我相信是語言的關係。另一位我常遇見的驗血師,英文讓人聽不懂,我確實想換人,但不知該怎麼說。

回想矽谷的移民史,從學區發展就知道,上世紀80年代,庫比帝諾學區因學生人數不夠要閉校,歷經隨後20年的移民大增長(台灣移民貢獻良多),學校人滿,華人開始進入公共服務領域,近五年,庫比帝諾學區人數又減,閉校之聲又起。

同一統計指出,矽谷開始人口老化,怎麼會不老化呢?因為年輕人真住不起。我們下一輩若不是創業股票致富,或是父母早替他準備了買房的首期款,或住在父母早已買下的出租房,房租大打折扣,否則住在矽谷真是和自己過不去。好在現在多了遠距工作的選擇,我朋友的孩子在矽谷任職,在聖地牙哥買房,平時住自己家裡,必須來矽谷時就回家和父母擠一擠。另一對年輕夫婦同樣在矽谷任職,北上去華盛頓州和奧勒岡州邊界的小鎮買房,享受華州的免州稅和奧州的免銷售稅,真是會精打細算。現在如果有人因非職業因素而想在矽谷置產,我都還要多問一句:「你確定嗎?」

作者:Hijewel

Related Posts

羅達倫在矽谷國會重新計票中領先
自動澆灌系統省卻庭院定時定量澆水困擾
商場加住宅或成雙贏典範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