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歡敍憶青春
在去維也納過年的前夕,同幾位大學同窗,包括才由東部來這兒探親的老范,到灣區南端離地鐵線終點站很近的“香滿樓”,用廣東點心來過了個早年。
聞加拿大「世界日報」熄燈有感
新年伊始,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北美「世界日報」加拿大兩家分社,即溫哥華和多倫多的「世界日報」,1月1日起停刊。
你們鼓舞了我
感恩節前的週一,在自家附近的路上出了一個小車禍。
鄰州人眼裡的「金州」人
“Next on The Californians”,前兩年週六晚的一齣肥皂劇《加州人》(The Californians) 的固定開場白,白酒、海灘別墅,加上幾個金髮男女
屠呦呦獲諾獎的美國因素和「拒領」
中國藥物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發獎的在瑞典,拿獎的在中國,和美國有甚麼關係?當然有。還有,難道她會「拒領」嗎?開甚麼玩笑?
在灣區的秋風裡
在這黃葉舞秋風的週末,趕場似的參加了好些社區和校友會的慶典活動,其中最開心的是,在搬來灣區幾近十年後,終於圓了拜訪Napa葡萄莊園的美夢。
一位小女孩的水墨畫展覽
11月7日上午,中半島Millbrae市中心的ART365中國畫廊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陳瑩瑩水墨畫展覽”馬上就要開幕。
美國沒那麼好 別再不擇手段生美寶
美國人口普查局九月初公布的《2014美國社區研究》(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顯示,截至2014年七月,外國出生的移民人口達歷史新高的4,240萬,已占全美人口13.3%。
玩出來的藝術
朋友林彬先生帶著三位年輕的畫家來美國“玩”,約我在灣區米爾布萊市的ART365畫廊見面。
與妳同行
週六那天,開始用新的駕照,駕車到海灣邊上另一個彎曲的小路上,同一批知青歌友們在那清晨海風中做健行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