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光照大幅提高抑鬱症風險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夜間暴露在光線下會擾亂我們的內部生物鐘,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風險,而日間暴露在光線中會降低這種風險。這些發現為改善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非藥物手段。


我們的內部生物鐘-晝夜節律-對環境中光線的變化做出反應,從而調節警覺性和睡眠的週期。運動、社交活動和溫度等其他線索也影響晝夜節律,但光線是最有力影響因素。
眾所週知,晝夜節律紊亂是許多精神疾病的常見特徵。因此,光照是精神疾病中一個可改變的環境風險因素,這是有道理的。為了進行調查,Monash University研究人員領導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關於日間和夜間暴露在光線下對精神疾病風險影響的研究。
研究人員招募了來自英國生物庫的86772名成年參與者,對他們的光照、睡眠、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進行了檢查。他們發現,在夜間暴露在高光照下的人中,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0%,而在日間暴露在高光照下的人群中,患抑鬱的風險下降了20%。
對於自殘行為、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廣泛性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 類似模式也被發現。在考慮人口統計學因素、體力活動、睡眠、輪班工作、生活環境和心臟代謝健康時,這些發現是一致的。
「我們的發現將產生潛在的巨大社會影響,」該研究的合著者之一Sean Cain說。「人們意識到光照模式對心理健康有著強大的影響時,他們就可以採取一些簡單措施優化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事關日間獲得明亮的光線,夜間獲得黑暗。」
研究人員表示,現代生活-尤其是人造光以及來自手機、電腦和電視螢幕等設備的光-擾亂了我們的內部生物鐘,挑戰我們進化到在明亮陽光下工作最優的方式。
研究結果表明,夜間避光和日間尋光可能是改善心理健康一種簡單有效的非藥物方法。
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雜誌上。

Related Posts

大古鑄鐵租約到期清倉優惠活動
2024國際武術錦標賽舉行
同樣蓋房Cupertino商城就沒那好命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