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手機正在綁架你

「當人們正在從事挑戰性工作時,手機突然響起某個通知鈴聲,這時他們的專注力便會喪失,工作效率也會下滑,不管他們是否去看手機的通知內容。」這是華爾街日報去年十月六日一篇名為《智能手機如何劫持我們的心智》(How Smartphones Hijack Our Minds)報導的主旨,內容引用2015年《實驗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一篇名為《接收手機通知的注意力成本》(The Attentional Cost of Receiving a Cell Phone Notification)的研究,指出當大腦越來越依賴手機時,智力就會越來越衰退。同時報導還引用蘋果公司自己的調查數據,說一個人平均每天會掏出手機來看八十次左右,換算成每年就有近三萬次把注意力轉移到手機螢幕上。蘋果的數據是指掏手機看了,而研究的發現卻是即使沒看,就算再短的通知聲也會搞得人心神不寧,所以說現代人離不開手機這句話,應更正成手機綁架了現代人。

 

研究的題目雖泛指手機,但大家都知道手機還要分傳統與智能兩種,前者的通知不外乎電話與簡訊,而後者的通知可就花樣百出了,各家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都有專屬鈴聲,想辨別還要認真學習。2015年在傳播學知名期刊《電腦媒介傳播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上有篇論文《被擴大的i我:離開iPhone對認知、情感和生理的衝擊》(The Extended iSelf: The Impact of iPhone Separation on Cognition, Emotion, and Physiology),內容提到當人們聽見手機通知聲響起,但卻無法去接或查看,就會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解決問題的能力跟著下降。

 

大家都知道手機會讓人分心,至少考駕照時都會考一條開車不得以耳麥以外方式使用手機的規定,但可能萬萬沒想到嚴重程度已幾乎到上癮,因為害怕遺漏手機傳來的任何一聲通知,而開始產生身心理症狀。去年四月上旬,在金山舉辦了一場2017習慣高峰會(2017 Habit Summit),來自世界各地設計師、程式員與科技業主花了一千七參加一門課程,那是由會議主辦人,同時也是《上鉤了:如何創建養成習慣的產品》(Hooked: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 )作者Nir Eyal所講授,這些學員只想從他身上學到一樣東西:如何操縱人成為他們產品的慣用者。

 

這本講述矽谷大公司如何運作的書寫道:「我們所使用的科技,即使還不到全面上癮,但也已具有強制性,那是一種檢查訊息通知的衝動,也是迫使你去看臉書、推特與Youtube幾分鐘的驅使力。」然而這一切都偶然嗎?不!他在書中認定是產品設計者的意圖。他用心理學解釋了這些產品的巧妙心理機制,他說:「無聊、孤獨、沮喪、混亂和猶豫不決的感覺經常會引起輕微的痛苦或焦躁,進而觸發一種幾近瞬間,且通常沒有意義的行動來平息這些負面情緒。」

 

一生幾乎都在教人如何讓顧客上科技癮的Eyal,去年的講題很不一樣,也可能會讓許多人覺得不值票價,因為他講述了一個逐漸升溫的憂慮:科技操控有害且不道德。他要他的學員小心,不該濫用挺有魅力的設計,並警惕不要踰越紅線到讓人產生強制性。

 

除了讓人產生焦躁不安情緒外,越來越智能的手機也越來越讓人失去智慧。在《被擴大的i我》那篇論文中,研究者以520名聖地牙哥加大學生做實驗,測試專注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變數則只有手機位置。結果顯示,看得見自己手機的學生成績最差,其次是手機放在口袋或背包中的,最好的則是把手機放在另個房間的人。事實上,在這場實驗中,手機根本沒做任何事,但它卻妨礙了大腦功能,所以研究結論說:「手機越靠近,腦袋越不行。」

 

另個研究則來自英國牛津大學林肯學院(Lincoln College)的神經科學研究員Susan Greenfield,她說大腦有一種「不用則退」的機制,但現在的手機太智能了,任何姓名、號碼、日期甚至知識,通通滑一下就出來,漸漸讓大腦失去運用機會而開始顯現衰弱現象。

 

幾乎快要無所不能的智能手機,諸多研究都說它最後會讓人焦躁不安地邁向變笨的道路,或許那一天,人工智慧加持智能手機,讓它也忍不住地脫口罵出:「我怎麼跟一個笨蛋在一起!」所以智能手機用戶可能真要拿捏好分寸,什麼時候可用,什麼時候該止。2009年設計手機下拉更新(pull-to-refresh)功能的 Loren Brichter說:「智能手機是很好用的工具,但它會讓人上癮。」這是很公允的手機直述句,加上記住「不用則退」這最基本的天演論,等那一天手機再罵人時,人還是有智慧可以回嘴。

 

記者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