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年,還有誰在華埠過年?
全美最老字號的華埠,舊金山唐人街到今天已有168年歷史,從淘金熱時代起,這裡每年的春節慶祝活動,便成為北美最大亞裔人士的年度慶典,也是北加州最大的街市活動。
一本老黃曆 老外也瘋狂
2016年2月8日,農曆正月初一,宜求財,納婿,求醫,修墳;忌開市,動土,娶嫁,入宅 — 網路版老黃曆如是說。
相聚歡敍憶青春
在去維也納過年的前夕,同幾位大學同窗,包括才由東部來這兒探親的老范,到灣區南端離地鐵線終點站很近的“香滿樓”,用廣東點心來過了個早年。
聞加拿大「世界日報」熄燈有感
新年伊始,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北美「世界日報」加拿大兩家分社,即溫哥華和多倫多的「世界日報」,1月1日起停刊。
硅谷人才難求,雇主出盡怪招
硅谷就是這麽一個叫人又愛又恨的怪地方:曾幾何時,大小公司紛紛倒閉,失業率高達兩位數,哀鴻遍野,一片蕭條;
鄰州人眼裡的「金州」人
“Next on The Californians”,前兩年週六晚的一齣肥皂劇《加州人》(The Californians) 的固定開場白,白酒、海灘別墅,加上幾個金髮男女
屠呦呦獲諾獎的美國因素和「拒領」
中國藥物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發獎的在瑞典,拿獎的在中國,和美國有甚麼關係?當然有。還有,難道她會「拒領」嗎?開甚麼玩笑?
美國沒那麼好 別再不擇手段生美寶
美國人口普查局九月初公布的《2014美國社區研究》(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顯示,截至2014年七月,外國出生的移民人口達歷史新高的4,240萬,已占全美人口13.3%。
共享時代的飲食文化:私房,地道,零距離感的飲食社交新體驗
這是一個「共享」的時代,共享經濟模式已經滲透到我們「衣食住行」的每一個方面
習近平曾訪問舊金山
最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之前,中國多家網站,包括人民日報的人民網、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網站等,都發表了一篇應是同一位記者撰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