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時代海外華文傳媒的變與不變

在國際傳播的大家庭裡,有一群獨特的“老人”,它們就是超過200年歷史的海外華文傳媒。在社交媒體時代,這些“老人”們怎樣生存,又發生了什麼變化?這是新聞業界和學術界都關心的話題,然而,相關研究卻至今很少。

本課題組調查了6個大洲的16家海外華文媒體,概括它們2016年的各種實踐,就是“一變兩不變”:“融、承、傳”。 “融”,指海外華媒的新變化-媒介融合,形式上、內容上、管理上的融合。 “承”,指海外華媒承載中華文化對外傳播、保障海外華人權益的平台不變;“傳”,指海外華媒傳播家鄉聲音、聯繫中國的功能不變。

要探索海外華媒的新變化,先要梳理它們在社交媒體時代面臨著三大危機:受眾、形式、內容。首先,是受眾年輕化對海外華媒的衝擊。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中國人移民、留學,而且有不少是25歲以下,甚至15歲以下。年輕讀者在媒介形式、報導題材、媒體服務等方面與成熟的海外華人讀者有巨大差異。另外,就是形式與內容的危機。不少海外華媒形式上以報業為主,內容上以轉載、翻譯為主,無法適應社交媒體時代的國際傳播。海外華媒面對這三大危機,作出了哪些舉措?又出現了什麼深刻變化?本課題組通過文本分析法、訪談法、案例研究法,對北美、南美、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的海外華媒進行了半年的深入調查。總結研究成果,海外華媒既有積極的變化,又有對根據自身特點和使命的堅持,概括起來,就是“融、承、傳”。

海外華文媒體之變:形式之融合
就媒介形式而言,海外華文媒體以傳統媒體為主。據2015年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統計,目前全球有各類型海外華媒1050家,其中400多家是報紙,佔最大份額。而規模大、歷史長、影響廣的海外華文媒體,大多數也是以報紙為基礎。現在,許多華報紛紛迎合新媒體大潮,登陸社交媒體,建立、鞏固媒介融合集團。

這其中有特色之一的就是美國舊金山的《老中地方新聞》。該報原先是報紙,由資深媒體人何百鍊創辦,在舊金山發行北區版、中區版和南區版。這種“一城三版”的做法在全球華文報紙是僅見的。該報在新媒體時代,建立了廣播電視台網頁版電子郵件推送,網頁版有不少是視頻和互動內容。去年以來,又全面登陸社交媒體,開設了微博、微信、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版,還有App供下載。特別是微信版,每週推送5次以上,內容以當地新聞為主。這樣,《老中地方新聞》成了名符其實的媒介融合集團,吸引著不同背景的海外華人們,特別是地域、身份背景不同的華人青年。

在世界其它地區,與《老中地方新聞》相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俄羅斯創辦最早的中文媒體《俄羅斯龍報》,是該國僅有的一份中俄雙語報紙,去年也建立了微信版。 《法國僑報》由資深媒體人錢海芬主辦,也進行了媒介轉型,有法語版、網頁版、微博、微信版。 《星暹日報》是泰國最早的華文媒體,創辦於1950年。從去年起,報紙“老樹發新枝”,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其它歷史悠久的海外華報,如《印尼華商》、菲律賓《世界日報》等,也都紛紛搶灘社交媒體,進行微信推送。

有些海外華文媒體,從網絡媒體、流媒體跨步到社交媒體,如《緬甸中文網》創辦後又辦起了微博微信版,目前公眾號已經有100萬用戶,其中境外用戶約50萬。澳大利亞的《澳華傳媒集團》,最早是布里斯班的華人電台。在新媒體進程中,先後建立電視台、報紙、微信、微博、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版。就連地球上遙遠的角落-毛里求斯、蘇里南等國,2016年也都開通了“毛里求斯中文網”、“蘇里南華人”等微信公眾號。

漂泊在外的華僑華人們,幾乎每個人都有辛酸的故事,也與家鄉和親人們遠隔千山萬水,所以從生活到情感,都需要媒體,特別是母語媒體的關懷。通過社交媒體中的海外華文傳媒,海外遊子們就可以跨越地理上的阻隔,比傳統媒體時代更方便地了解周邊和家鄉發生的各種事情,並使用媒體提供各種服務,為自己的生活添加色彩。

海外華文媒體之變:內容之融合
海外華文媒體在內容上的融合,使它們的變化更加深刻。內容上的融合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報導,許多海外華媒改變傳統的以文字為主的報導方式,提供更多的視頻、原創、互動、本土化的內容,適應社交媒體之變。這其中《法國僑報》的“留學生直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面對網絡直播的興起,《法國僑報》也抓住這一新形式,並在內容上與當地華人結合起來,開設“歐直播”欄目。 2016年12月29日的直播,內容就是法國留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直播中嘉賓們講到自己的經歷,如一下飛機就被騙,因為室友的打擾晚上只睡一小時,為讀博士頭髮幾乎掉光等。有海外生活經歷的人們,立即能夠理解直播時輕聲笑語背後的辛酸、無奈與淚水。同時,因為接受的是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內容,海外華人受眾們自然增加了對媒體的“粘性”。

將直播和本土內容結合的海外華文新媒體還有不少。如,只要進入日本最大的華文社交媒體之一“東京新青年”微信公眾號,就可以看到“一直播”欄目,點擊就可進入某個直播平台的“直播間”,看到主持人在東京直播當地的內容。這些新穎、合適年輕人的內容,使得海外華媒收穫了許多年輕的當地華人“粉絲”。
而內容上的融合的第二方面,是指海外華媒向受眾提供信息與服務的融合。過去,海外華媒們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提供新聞。但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受眾需求和媒體責任也悄然發生了重大變化。媒體,更注重的是向用戶提供服務。而不少海外華媒都及時作出應變。
第一個典型例子是《華人頭條》App。這是由阿根廷華人黃琪旺創立的綜合信息與服務的App。 App一方面幫助海外華文傳統媒體實現轉型,在移動互聯網端發布它們的各種新聞。另一方面,App也接受商家的加入,實現華人生活服務的社交媒體平台化。 2016年以來App向全球擴展,世界各地的華商和媒體均可加入該平台,發布相關信息。去年全球共有70家公司、媒體進入平台。海外華人因此可以在上面獲得許多地區的生活、服務類信息。第二個典型例子是美國的《僑報》微博。目前該微博有200多萬註冊用戶,相當一部分是美國當地華人。為什麼有這麼多海外華人加入?因為微博打破了過去“精英媒體”的概念,以服務為主,大量提供紐約地區吃喝玩樂等生活、服務類的內容,既吸引了大批商家,又吸引了不少當地華人。隨著服務的拓展,媒體的品牌也深入人心。

第三個典型例子就是中新社與全球海外華媒合作的全新舉措-“華輿”App。 2016年11月17日,由中新社主導、有全球6大洲的海外華媒參與的新媒體平台—“全球編輯室+‘華輿’客戶端”正式上線。客戶端的受眾定位是“僑二代”和海外華人。客戶端和它的微信公眾號有“華媒精選”、“招牌欄目”等欄目。 “華媒精選”有世界各地的華文傳媒提供重要當地新聞。如1月2日,欄目中首選《歐洲僑報》報導土耳其恐怖襲擊中沒有華人傷亡的消息。這樣,世界各地的用戶們,都可以通過這個App,快速了解與全球華人華僑相關的新聞。

 

“招牌欄目”中,很多是服務類內容,用圖片、視頻、H5、互動等形式拉近用戶與傳播者的距離。比如,“華輿年終考-海外生存技能大比拼”,這個用H5做的互動小專題,是給即將出國或已經在國外的人們生活的各種小提示。如,西方國家的簽證情況、道路交通情況、生活風俗等。欄目裡還有《超實用的防扒指南》、《海外購物手冊》等服務類的內容。通過這些欄目,該客戶端真正實現了海外與海內、信息與服務的融合。

海外華文媒體之變:管理之融合
海外華媒在媒體融合方面的第三個變化,就是管理上的融合,包括資金上的融合和人員團隊上的融合。首先是資金上的融合。不少海外華媒是“小本生意”,在資金上投入以個人和小公司為主。而新媒體時代所需要的資本,遠遠超越了傳統媒體。在資金上捉襟見肘,使得不少海外華媒在設備上、人員待遇上等方面無法加大投入,發展自然受到製約。

為了解決這一根本性問題,不少海外華媒開始各種嘗試,有的與當地媒體和公司合作,有的與中國大型媒體、企業合作,而泰國的《星暹日報》值得一提。為了在社交媒體時代的全新發展,該報董事長鄭芷蓀深入調查後,主動提出中國《南方日報》報業集團進行資本合作,南方報業集團不僅注資入股報社,2016年3月還派出管理、採編團隊,改造該報。 2016年11月5日,雙方正式簽約並發行新的報紙。中國媒體集團深度注資海外媒體並參與管理、採編等業務,這在中泰兩國傳媒史上還是第一次,目前新的報紙發展態勢良好。類似的例子還有日本名古屋《中日商報》。該報與中方合作,在蘇州設立運營中心,招聘中國人進行管理,並發行《中日名流》雜誌,蘇州中心的廣告成為該報重要收入。

而管理上的融合的第二個變化,就是領導團隊的新老結合、中外結合。 “您好,我是XX長、XX總、XX主任……”。課題組在調查海外華媒時,經常遇到一些擔任領導職務、才20歲出頭的小伙子小姑娘。在過去,海外華媒管理層裡論資排輩,50歲可能還是普通員工,社長、總編輯60多歲甚至70多歲也常見。然而,為了應對社交媒體時代的衝擊,海外華媒大量招聘年輕人,讓他們去採訪、編輯給同齡人看的新聞,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各種服務,更加有針對性。所以,近兩年來,不少海外華媒增加了許多80後、90後。一些海外華媒將年輕人提拔至領導崗位,這在以往是極少見的,也使得管理團隊新老結合,內容和形式方面的改革貼近受眾與時代。而另外一些海外華媒,為了更好地本土化,紮根當地市場,邀請當地人擔任採編、市場推廣、法律、翻譯等職務。如《法國僑報》、《老中地方新聞》等,都有法國、美國人在媒體里工作,大家營造一個跨文化團隊。

海外華文媒體之不變:“承”、“傳”課題組在調查中還了解到,海外華媒在勇於求變的同時,也堅持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承”、“傳”。 “承”,承載海外中華文化、保障海外華人權益的平台不變;“傳”,傳播家鄉聲音、聯結祖國與海外華人的功能不變。

海外華媒的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和服務,還有更深層次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的承載與傳播。在這方面《澳華時報》、《法國僑報》和《坤甸日報》都是典型例子之一。 《澳華時報》在全媒體“華人故事”欄目中,多次報導傳播中華文化的海外華人,如2016年12月,分別報導了在布里斯班的老中醫許健鵬、“蘇繡”傳承者高青敏。 《法國僑報》在巴黎堅持辦中文培訓班,既使報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發揮優勢而生存,又促進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本期報社開設的中文班,基本是法國當地人、華二代,還包括法國檔案館的副館長。

印尼的《坤甸日報》堅持辦華文學校已經二十多年,該報一直實行“報校合一”,在發行報紙的同時辦華校,提高當地第二代、第三代華人的中文素質,使得他們雖然出生在海外,但中華文化的根沒有失傳。 《坤甸日報》還把一位在當地出生、有一定中文基礎的18歲優秀年輕記者,送到福建一所大學的新聞系學習,總編輯2016年專門到學校了解他的情況,要求他全面掌握中文媒體各種技能,回印尼後將華文傳媒事業發揚光大。

為什麼許多海外華媒要不遺餘力開辦中文學校、培養中文人才、傳播中華文化呢?他們認為,海外華媒的根基在中華文明,如果受眾們連中文都看不懂、連中華文化都不能認同,又怎麼會使用中文媒體呢?同時,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在海外越有吸引力,就會給海外華媒更大的動力。所以,在海外承傳、推介中國文化,是海外華文媒體在社交媒體時代不變的承諾與責任。

同時,海外華媒作為保障華人權益、為華人發聲的平台也沒有變化。比如,《緬甸中文網》就有專欄“中緬尋親”,致力於幫助不穩定局勢中的華人家庭團聚。 2016年7月6日,來自云南的朱茂升小朋友在緬甸南坎走失,家人求助《緬甸中文網》,公眾號立即刊登消息,這牽動了中緬兩地的人們,大家接力尋找,使用社交媒體分享信息。消息刊出後僅一個多小時,小孩就被找到。在全球各地,海外華媒為華人們服務的類似例子舉不勝舉。

海外華媒作為海外華人了解家鄉的最重要窗口之一,傳遞家鄉信息、反映祖國變化的功能也沒有變。特別是在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今天,各地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海外華媒們更是積極報導家鄉的各種情況。而這方面得到了中新社的有力支持。中新社2016年加大供給海外專版的力量,全年對外提供專版9萬個,主要用戶是海外華媒。在這些版面中,有俄文版38個、德文版46個、藏文版22個。中新社持續提供各種專業性版面,既提高了海外華媒內容的時效性和可讀性,也使它們更好地發揮聯繫家鄉的作用。

 

社交媒體時代海外華文傳媒的生存

社交媒體時代,社會發展大浪淘沙,海外華文媒體的生存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危機。事實上,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海外華媒消失。要生存,許多海外華媒實踐已表明,既要“變”,又要“不變”。首先,要“變”。社交媒體時代,媒介形式上信息、娛樂、服務並重,內容上視頻、實時、互動交融,受眾方面,高度去中心化、強調參與性。在這樣的媒介環境和社會社會中,海外華文媒體的形式和內容都一定要“變”,與時俱進,適合社會的要求和受眾的需要。

而不變的,則是海外華媒們對自身使命和責任的認識與履行。社交媒體時代,海外華媒依靠什麼與其它媒體競爭而生存?最終依靠的還是其它媒體無法擁有的兩個特點:海外華人、中國。當地主流媒體無法對海外華人們給予更多的關注,而這正是海外華媒的市場所在。所以,海外華媒們一定要紮根華人社區,挖掘他們的故事,為他們的權益而呼喊,獲得他們的最大支持,這樣才能刊出最獨特、最動人、其它媒體無法競爭的故事,從而在媒體市場獨樹一幟。同時,無論如何海外華文媒體都無法割斷與大陸港澳台的聯繫,因此海外華媒要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中國與海外華人的堅強紐帶,爭取中國成為自身生存的支持力量。

社交媒體時代,海外華文媒體變的是形式和內容,不變的,則是使命與責任。也正是在這變與不變之中,海外華媒繼續書寫著200年的歷史傳奇,成為國際傳播中的一叢獨特花朵。

(劉康傑,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李綺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生)

本文在《對外傳播》雜誌中發表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