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鹼性體質」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時, 會聽到有些銷售員說「妳的血液好酸,是酸性體質!需要買、吃什麼,讓血液變成鹼性。」聽完這令人捏把冷汗,缺乏正確的觀念、知識會誤導消費者。 醫學上面如果血液果真可以輕易變成酸或鹼,就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處理的,需要快點請求醫療機構協助治療,因為那就像「酸中毒、鹼中毒」。

酸、鹼性體質指的是組織液當中(細胞與細胞之間)、血管外空間的酸鹼度,並非一般血液中的酸鹼度。正常人血液pH值是7.35~7.45呈現弱酸性,因此並不是血液裡頭的酸、鹼濃度來評估體質。

酸的食物都不吃?

現在,我們了解酸、鹼體質所指的並非血液中的酸鹼度了,接下來簡單介紹、讓大家認識酸、鹼體質。

食物的酸鹼度絕對不是用味蕾、口感決定的喔!食物中如蔬菜、水果類經人體攝取、消化後,殘存的物質為鉀、鎂、鐵、鈣等,較多呈現鹼性,這就是所謂的「鹼性食物」;海鮮、魚肉、加工製品經消化後,殘留的物質多半為磷、硫、氯等偏向酸性,歸類為「酸性食物」。酸、鹼性體質與食物的攝取有很大的關係,當酸性食物吃多,體內代謝殘留的物質偏向酸性,這才會造成所謂的「酸性體質」,絕對不是「血液變成酸性」。

舉例來說,檸檬嚐起來是酸的,可是卻是名副其實的鹼性食物,對人體很有幫助。

現在,我們知道,並非口感感覺「酸」就拒絕在外囉。

為什麼要倡導「鹼性體質」?

酸性體質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因體質變酸,酵素作用會受到阻礙,內分泌失調,荷爾蒙也會受阻礙,時常感到疲倦、且體內代謝能力下降,長期下來罹患慢性病率提高。美國農業部的攝食建議,經常自覺有壓力的人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鹼性食物的比例。 由此可知,飲食對體質的影響有多大,尤其鹼性體質可以帶來更健康、優質的生活品質。

如何變成「鹼性體質」?

簡單來說,有幾點建議:

一、飲食上

先了解鹼性食物、酸性食物的差異,飲食上就往鹼性食物前進吧!

鹼性食物主要是:蔬菜、水果、藻類、堅果類、醋(不添加調味、天然的最佳)等。

酸性食物則是澱粉、動物性食物、甜食、精緻加工食物(麵包等)、油炸物、奶油類等。

二、生活上

‧不熬夜、少碰宵夜

‧常運動、多喝水

‧少碰酒精性飲料

‧減少精緻食物

飲食上建議主要以鹼性食物為主。多元化的蔬菜、水果攝取,不但可以補充多元營養素、抗氧化外,纖維量也能攝取,又兼顧變成「鹼性體質」的養生哲學。 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族」,如果在調整執行上真的有困難,不妨可以搭配補充藻類補充品、蔬果萃取物等,增加身體對「鹼性食物」的補充,減少酸性食物對健康的影響。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