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的選舉已過去一段時間,回頭再看,其中灣區的三場選舉,猶如歷史重演。

第一場是聖荷西市長選舉,去年才擔任市議員的政壇新人馬漢(Matt Mahan)當選市長後,有分析指出,馬漢提出的處理遊民問題的方法,獲得選民青睞,也因此打敗政壇老將、聖塔克拉拉縣縣議員查維茲(Cindy Chavez)。

這令人想起2003年,紐森競選舊金山市長的往事。當時舊金山市民苦於遊民問題已很多年。艾格諾斯1988年就任舊金山市長後,每月向每名遊民送上395元現金,導致很多地方的遊民湧向舊金山,甚至在市府廣場安營紮寨。

紐森當時提出並推動在舊金山通過了N提案,該案的名字叫「照顧而非現金」(Care Not Cash)。該案主要內容是,不再給遊民那麼多現金,每人每月只有50元,但保證向遊民提供的各項服務。舊金山選民喜歡這個「治病藥方」,紐森打敗競選對手、時任市議會議長Matt Gonzales,順利當上市長。

今日馬漢當選聖荷西市長,仿佛當年紐森當選市長之翻板,兩人都因遊民議題而獲選民認同。

第二場是奧克蘭市長選舉,市議員盛桃(Sheng Thao)當選。這場選舉採取優先選擇投票(Ranked Choice Voting)方式,前幾輪計票,她的競選對手、另一位市議員泰勒(Loren Taylor)得票領先。但到選舉日之後第十天,第九輪計票之後,盛桃得票率超過50%,以682票的徵弱優勢最終勝出。

這令人想起2010年關麗珍和佩拉塔(Don Perata)競選奧克蘭市長的往事。第一輪計票結果,曾任加州參議會議長的政壇大佬佩拉塔得票四萬多張,關麗珍得票不到三萬張。幾輪計票之後,關麗珍以51%的得票率勝出。

輸了選舉的佩拉塔當時抨擊「優先選擇投票」使他落選,現在落選的泰勒也指責「優先選擇投票」令他「名落孫山」。

第三場「歷史重演」的選舉,是舊金山市議會第四選區市議員選舉。殷嘉立(Joel Engardio)曾三次競選此職位都失敗,但今年11月的競選中,擊敗爭取連任的華裔市議員馬兆明。

舊金山「紀事報」分析認為,殷嘉立獲得以亞裔選民為主的第四選區選民的支持,主要原因是他積極參與了今年針對舊金山三名教育委員的罷免選舉,符合該選區大多數選民的民意,馬兆明則反對罷免。

這也令人想起2006年,同一選區的華裔趙悅明競選此區市議員獲勝。之前名不見經傳的趙悅明勝選,也是因為他當年積極參與反對舊金山教育局不利華裔學生派位措施的活動。

殷嘉立和趙悅明,都是因為參與華裔選民關心的教育事務,並站在華裔家長一邊,而成為舊金山市議會第四選區的市議員。

黑格爾說過:一切重大的歷史事件,一般而言會出現兩次。馬克思補充說: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這三場選舉的「歷史重演」,既非悲劇亦非鬧劇,而是嚴肅的正劇。

作者/劉暢

Related Posts

灣區三場選舉是歷史重演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