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一座小鎮接納私奔情侶為他們舉辦婚禮而名滿天下!這座小鎮就是蘇格蘭與英格蘭邊界的格雷特納格林(Gretna Green)。

格林鎮在蘇格蘭境內,如果從愛丁堡到英格蘭的湖區,一定會經過小鎮。鎮雖小,自古以來便是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客人,長途跋涉在途中需要找個小客棧打尖,於是會動腦筋的鐵匠舖主人,便在店旁開了家小旅館。

遠近馳名的老鐵匠舖

        鐵匠舖,黑史密斯(Blacksmiths)字號,開張於1713年。沒想到,到了1754年英國通過婚姻法案,未滿二十一歲者未取得父母同意,不得私自結婚。這條法律在英格蘭與威爾斯實行,卻沒有在蘇格蘭生效。如果在英格蘭,一位二十歲的男子想娶一位十九歲的女子,若父母不同意,只要跑到邊界的格林鎮,找兩位證人,並請其中一位主持婚禮即可成婚,主婚人並可核發結婚證書。鐵匠舖店主人又抓到了商機,樂當證婚人,並將鐵匠舖權充結婚禮堂。他只要再找一位證人,婚禮便可順利進行。老鐵匠在店舖旁開的小旅館,正好供新人住宿充當新房。如此一條龍的服務,吸引了許多私奔情侶到鐵匠舖結婚。    

改成婚禮場所的老鐵匠舖

        黑史密斯是西方鐵匠舖的俗稱,只要是打鐵的工作坊都以此名之。為什麼會用這樣的稱呼呢?我查了維基百科,原來鑄鐵時火燒加熱,鐵的表面會產生一層黑色的氧化層,這是「黑」的由來。而史密斯衍生自德文,原意是技術(skilled) 。久而久之,代代相傳,黑史密斯就成了鐵匠舖的代名詞。

         由於格林鎮濫發結婚證書,1856以後蘇格蘭政府規定在那裡結婚的人,至少有一方要在蘇格蘭住滿二十一天。不可思議的是1926 年到1940年間,鐵匠舖主人總共主持了 5147 次婚禮,幾乎天天都在主持婚禮,據說他主持一場婚禮的酬庸是二十英磅。私奔當然不是好事,如此潦草的婚禮,事後發生醜聞的亦不在少數,甚至也發生過婚姻陰謀事件。因此 1940年以後,政府不得不訂了更嚴格的規定,婚禮不再允許任何人皆可主持,只有牧師有資格證婚,或找民事註冊官辦理手續。鐵匠從此不能再證婚,但他仍然可以出借場地,於是他把鐵匠舖重新裝潢成結婚禮堂,照樣吸引人來他店中舉行婚禮。  

       原本是因為不得已私奔到格林鎮結婚,演變到後來,有人為了追求愛情與浪漫,特地跑到此地結婚。不錯,私奔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若非愛得死去活來,何至於私奔呢?只要稍為有理智之人,也不會走上這條路。英國人追求羅密歐與茱麗葉般的愛情,佩服私奔的情侶,所以格林鎮慢慢發展成專辦結婚典禮的浪漫小鎮。

         鐵匠舖早已不打鐵,老鐵匠的後代轉行經營餐館旅館,承辦婚禮,老店舖仍然是結婚禮堂。老旅館的四合大院落如今是專辦喜宴的場地,院中有像徵愛情的巨型牽手雕塑,黑史密斯店舖前塑有情侶雕像。四周的建築都是黑瓦白牆,院中花木扶疏十分雅致。再加上發生在這裡不顧父母反對,不顧世俗傳統,為愛情私奔的數不清的浪漫故事,更讓想在這裡舉行婚禮的情侶,趨之若鶩。          

        工業革命後,傳統的鐵匠舖都沒落了。如今各種鐵器工具都有現成的賣,根本不需再找鐵匠製作。黑史密斯已走入歷史。唯獨此地的黑史密斯轉業成功,鐵匠舖已傳至第五代,老店舖依舊在,只是做了新的用途。兩百多年來,小鎮已發展成觀光名鎮。南來北往的遊客,路過邊境,都免不了到鎮上來看看老鐵匠舖,順便參觀婚禮場所。而且過了格林鎮就離開蘇格蘭了,是以四合院旁的禮品土產店亦是生意興隆,我特地買了兩件衣服,六盒威士忌軟糖。鐵匠一家,是小鎮興旺的大功臣。

        英國人認為私奔是一種浪慢,然而「相愛容易相守難」。那些一時衝動私奔來此結婚的年輕人,有幾對作得了幸福的柴米夫妻?可惜世人多半顧前不顧後,只聽故事,不問結果,因此成就了格林鎮的離奇傳奇。

圖文/典樂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