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脫落與老年癡呆症和認知障礙的風險增加有關,但目前還不清楚原因。根據來自紐約大學的研究,一個人在生活中失去的牙齒越多,患認知障礙或癡呆的幾率就越大。

癡呆症的危險因素很多,其中相當一部分與生活方式有關。牙齒脫落和這種風險之間的聯繫可能是另一個需要補充的因素,不過研究人員指出,有多種原因可以解釋兩者之間的聯繫。這項研究是對14項關於認知障礙和牙齒缺失的現有研究的薈萃分析。

研究人員稱,這些研究涵蓋34000多名成年人,其中4600多人存在「認知功能減退」。在控制了其他可能有影響的風險因素後,該分析將牙齒缺失與認知障礙風險大1.48倍和癡呆風險大1.28倍聯繫起來。

然而,有一個有趣的例外,那就是缺牙但也戴過假牙的成年人沒有任何認知障礙的顯著風險。同樣,分析發現,丟失牙齒越多,風險就越高,這被認為是兩者之間的「劑量-反應關係」。

如何解釋牙齒脫落和認知能力下降風險之間的聯繫?可能有多種解釋,研究人員指出,牙齦疾病是牙齒脫落主要原因,它也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同樣,牙齒缺失也會導致一個人在生活中出現不利情況,這可能會導致癡呆症其他風險因素的產生。

除此之外,牙齒脫落會使咀嚼變得更困難,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大腦改變或僅僅導致營養不足,從而增加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