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ke 樂居鎮簡介 – 約有三、四千中國人於一八七零年開始集結於沙加緬度縣三角州地區,他們投身於建築堤壩及農 業工作。沿著沙加緬度河,此三千多華工分佈於數個小鎮居住,包括有埃靈頓(Isleton),汪古魯 (Walnut Grove),和葛崙(Courtland)。於一九一五年,汪古魯的唐人埠發生大火,燒毀了整個唐人 埠,
其後有部份中山人和距離汪古魯埠約半哩的地主George Locke相熟,便得到他的同意租出他 的土地來建立一個唐人埠,並定名為樂居港(Lockeport),後來改名為樂居鎮。鎮內共有屋宇約五十間,大都是於開埠首五年建成,於一九二零年後樂居鎮相當繁榮,居民有 五、六百人,全屬華人。商業方面有影院,中藥店,六間餐館,九間雜貨鋪,數間宿舍,並有數 間賭館及妓寮。妓寮由白人經營,賭館、酒寮、鴉片煙窟則由華人經營。於七十年代初,美國政府確認了樂居鎮的歷史價值,將鎮內五十間樓宇列入為國家歷史古績,以 表揚樂居鎮為全美國惟一由全華人建立及居住的唐人埠,實為華人之光。(摘於locktown.com)
1900年初,Sacramento Delta的土地本是一大片的爛泥沼澤,毫無商業利用價值。為了加強加州農業收入,早期州府以$4/英畝的價格賣給有意願開發沼澤地為農地的人士。一但將地質重整為適合耕作的土地,價值便暴增至$93/英畝。在高收益的承諾下,有資格的投資者,創業家當然躍興而來。可是,要將一大片的爛泥整為農地是需要大批的人力與勞動,誰願意做這麽堅辛勞苦的工作?華人。
華人勞工的工作態度是無可比擬的。克苦耐勞,安份守己,在鐵路工程的表現上更是讓當時的業者,地主們另眼相待。當時的華裔勞工幾乎全來自廣東省中山和相鄰的地區,因靠近香港,容易得到海外掙錢機會的消息。若乘坐蒸氣船,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能跨太平洋到達舊金山。海上的航途非常辛苦,不少人根本熬不過擁擠,骯髒,暈船的慘狀。還沒開始美國夢就命葬大海了。
華裔勞工如此好用,除了賣命,就是廉價。當時華裔的工資價碼約是$1一天。縱然想掙取,排華的政府策略和私營業主的壓詐之下,沒什麽選擇或討價的空間。再說,就算一天一塊錢,也比在家鄉掙得多。於是,既使在排華行動下,華裔在加州墾荒移民的潮流雖受抵制,卻也沒斷。
在Sacramento Delta工作的華裔本聚集在沿河的Courtland,Walnut Grove和Isleton鎮上。1915年一把火燒掉了Walnut Grove的華埠,至於這把火是人為還是意外,筆者查到的參考資料並沒說明。當時Lee Bing和幾位華裔生意人向地主George Locke租用了土地,重建華埠,命名地主的姓氏,Locke,樂居。
從灣區駕車到Locke約ㄧ個半鐘頭:由680號高速路轉4號公路向東,再換160號公路向北至Walnut Grove。如果導航定位可用13952 Main St. Walnut Grove, CA 95690輸入地址。160號公路沿線Sacramento River的大堤,兩旁有葡萄園,船房,房車公園,休閒船隻停泊塢。這天是北加州典型的春天,風和日麗,溫度宜人,看著兩旁的樹木,花草,牛羊漫步,十分的舒適,詳和。樂居其實只有短短的一條狹窄的正街(Main St.), 共大約25棟老舊的木造建築物,油漆斑駁,有的歪歪斜斜好像隨時都會塌下來。木製走道蹭久成溝,地板踩起來吱格作響,商店招牌中英對照,在年代的消磨下已若有若無。人處此地有若時空倒流,又如電影場景。
華人移民對加州經濟發展的供獻非同小可。開闢了Sacramento Delta的土地後繼續接手水果農作物的栽種,收成和加工。Sacramento Delta的頂盛時期到了1930年代因經濟工業化漸漸放緩,華裔居民的後代也因工作機會的轉型而搬離,至今Sacramento Delta主要居民已主流化。華人在此奮鬥過的遺跡也已被美國政府正名為歷史古蹟。若問,既然當年投資沼澤地獲利這麽高,為何華人不自己購地耕耘?要知那個年代華裔是被禁止購買土地的,所有加州早期的地主清一色都是歐州人。1882年美國聯邦國會起議,亞瑟總統簽署的排華行動( Chinese Exclusion Act)百般的欺壓華裔移民,想起這段歷史,真不堪回首。
現今,華人是加州土地房產交易的主力軍,直接影響物業的價位起伏。沿著160號公路北上就是加州首府Sacramento。在這座城市方圓20英哩內,華人擁有莊園,商業中心,辦公樓,住宅,土地建案投資…短短的100年,起了這麽大的變化。真慶倖自己生對了世代。
圖文/記者汮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