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議員羅達倫對夏洛茲維爾事件感言

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 (white supremacist) 日前在夏洛茲維爾 (Charlottesville) 血腥暴力示威活動中,涉嫌開車撞死32歲女子海耶 (Heather Heyer) 之後。仇恨集團又計畫本周末在自由主義色彩濃厚的舊金山與柏克萊舉行示威活動。白人至上集團挑釁姿態明顯,灣區硅谷的多元文化面臨挑戰。

 

夏洛茲維爾血腥衝突並非單純意外事件,其淵源可直接追溯到川普去年民粹主義式 (populist) 的總統選戰。去年選戰中,川普利用美國鐵鏽帶 (Rust-Belt) 白人勞工階級的仇恨不滿心理,責難移民、回教徒、墨西哥人,以及難民,將他們當成美國經濟衰退的替罪羔羊。難怪夏洛茲維爾暴力事件發生後,川普試圖轉移輿論對白人至上主義的批評。他說,血腥暴力發生,這必須責怪許多不同陣線集團,不久他又以一貫高傲的語調說,白人至上主義集團中也有許多「好人」。

 

教育程度較差白人勞工階級不滿主因是工作機會喪失,這種現象基本上是新科技革命與產業全球化所造成的。經濟衰退結果產生大批不滿的勞工,引發排外心態,提供類似川普這種群眾煽動者大好機會。川普於總統選戰時於是掌握形勢,煽動所謂「真的普通美國人」 (real and ordinary Americans) 仇視移民與其他少數族裔。

 

經濟衰退引發種族主義與偏執心態,這種現象在世界始終不斷出現。最惡劣的例子就是納粹宣傳家利用德國威瑪時期 (Weimar Germany, 1918-1933) 經濟嚴重衰退,責難歐洲猶太人,結果造成二戰期間反猶大屠殺事件 (Holocaust) 。身為第四代華裔,我深深體會到1882年美國施行排華法案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後,華裔移民所承受的苦難與迫害。排華法案也是在當時美國經濟困難與種族偏見的氛圍下所造成的。

 

大批華工於加州淘金潮 (1848-1855) 時期移民美國。移民稍晚的華工協助興建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鐵路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正如葛林博格 (Scott S Greenberger) 於他在華盛頓郵報投書所稱:「當金礦資源充足,勞工短缺時,社會民眾仍能忍受華人,可是1870年代經濟緊縮後,民眾對華人的敵意開始成長。」美國國會終於在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

 

排華法案是美國首次出現的移民限制法。法案1882年推出實行後,一直到1943年才正式撤除,當時二戰戰火正酣,中國乃為美國重要盟邦。法案實施的漫長61年期間,許多世代的華人無法進入美國,已經在美國工作居留的華人則無法申請入籍。

 

加州議會無視橫貫大陸鐵路西段工程,80 %由華工所建成,通過岐視加州華人法案,禁止他們擁有房地產,也不讓他們在公家機關做事,或出庭作證。

 

此外聖荷西華埠於1887年5月4日毀於一場大火。歷史專家認為這場火警可能是一宗縱火事件。當年的聖荷西華埠是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社區,位於市中心Market 街與San Fernando 街之間。根據當年民間傳言,華埠居民沈迷賭博、吸鴉片等惡習。神秘大火爆發前約一個月,聖荷西市議會通過法令稱華埠為一公害。

 

今年是美國政府採納排華法案的第135周年,值此時刻,每個人都可深刻感受到,在川普執政這段期間,美國種族主義氣息四處瀰漫。

 

這場血腥事件發生在夏洛茲維爾,不但深具諷刺性,也提醒我們的歷史意識。夏洛茲維爾是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 的家鄉,他在此地興建目前的維吉尼亞大學。

 

當傑佛遜於1776年在美國獨立宣言寫下:「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創造了平等的個人,並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時,美洲大陸普遍存在奴役非洲人與殘害美洲印地安人的事件。

 

即使面臨這種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傑佛遜與其他開國元勳仍然堅持「平等」為美國精神的精髓所在。在他們的眼中,偉大的美國應該是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並非川普自大妄為的版本。

 

夏洛茲維爾事件發生過後議論紛紛,排華法案立法第135周年引人深省,值此時刻,我嚴詞譴責川普種族色彩濃厚的民粹主義。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