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有還 再借不難

二月底,金山公共圖書館(SFPL)的總館(Main Library),舉辦一場很特別的展覽,因為它不是辦名人堂,而是被戲稱為「羞恥之牆」(wall of shame)的特赦書大展,其中有本1909年版《晚了四十分鐘與其它短篇》(40 Minutes Late And Other Stories),與金山圖書館落成同一年,由作家、畫家與海事工程師Francis Hopkinson Smith所著。他一生出了二十本書,不過出名的是他的繪畫與為自由女神像建地基,如今,更讓他聲名大噪的是這本晚年出的短篇小說集,因為它整整晚了一百年才歸還金圖,而不是四十分鐘。

這本書在當時算頗受歡迎,至少在圖書館很紅,1917年83歲的Phoebe Marsh Dickenson Webb從Fillmore分館借出前,已被借閱了1,029次,這在那年代都算很驚人了,何況越來越少人讀書的今天。她應該是於1917年初借閱的,到期日1917年4月6日,但命運多舛,在到期日前一週她去世了,然後這本書就與其它遺物被送到Walnut Creek她女兒家流傳下來,暫時從圖書館退休。

 

今年1月13日,在金圖舉辦規模最大的逾期書特赦活動(We Got You Back!)期間,Phoebe的外曾孫Webb Johnson親手將此書歸還位於金山Page街的Park分館,他說:「我一直認為它屬於我們家族的,但我知道我有罪。」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1996年Johnson就發現了這本書屬於圖書館,但之後不管有無圖書館大赦,他都一直保留著,因為他認為它已被歸為家族遺物,而不是公共財產,所以這本書是被「流亡」79年,然後再「逃亡」21年。

 

不過,它還不是世上逾期最久的借書,至少在去年底,英國Hereford天主教學校被歸還了十九世紀中葉出版的William B. Carpenter博士所著的《顯微鏡與其啟示》 (The Microscope and its Revelations),估計至少逾期了一百二十年。借閱人是當時唸那學校的知名病理與自然學家,畫像還被懸掛在英國國家肖像館的Arthur Boycott。他為何逾期未還已追查不出原因,但幫忙還書的他的孫女Alice Gillett,在把書還給學校時留了張紙條,無懼他祖父的顯赫名聲,竟然用「偷」這個字眼來認罪,堪稱「知恥近乎勇」的典範。不過該校不僅在英國是最有歷史的學校之一,更是所具有偉大教育理念的學校,他們不會懲罰借書逾期的學生,因為他們認為那只會讓學生遠離知識。

 

至於「畏罪潛逃」21年的Johnson,雖然理智被親情蒙蔽,但良知還是被書本身給喚醒。這本短篇小說集的第一篇〈晚了四十分鐘〉,說的是一位要去演講的男子,因為搭乘的火車被大雪延誤,造成之後行程大亂,又累又冷地趕到演講廳時,已遲到了四十分鐘。主辦單位責怪他讓聽眾等,使他忍不住在講台上發起飆來,最終毀了他二十年的演講生涯。Johnson認同作者在故事中要傳達的一個意念,比遲到更糟糕的德行,是失去了應有品德,且那會付出比遲到更高的代價,因此在良知與圖書館的大赦作用下,終於向館方自首了,並不斷自責有罪。

 

金圖除了這一回外,也分別在1998、2004與2009年舉辦過逾期書大赦,這措施頗引起爭議,因為有人說,當圖書館被認定每隔幾年就會撤銷罰款、忘記過錯,便不再有誘因來讓人在其它時刻還逾期書。這觀點不無道理,畢竟牽扯到罰金,總會讓人乾脆熬到既可贖罪又不必付錢的時候,但接受這本百年逾期書的總館長Luis Herrera 表示,重點是在如何讓屬於圖書館的書回來,而不在於要從借閱人身上拿回一分錢、一塊錢、還是三萬六千五百元。

 

如果良知可換算成利潤,三萬多這筆錢就是Johnson的獲利,因為按該館2017年每天一角的逾期罰金計算,他這百年逾期書可是要繳這麼多的錢。雖那間有偉大教育理念的天主教學校沒有罰Boycott逾期金,但若按Hereford公立圖書館的罰款換算,他可能要被罰到7,446英鎊。逃亡確有罪惡感,但大赦更讓荷包有飽實感,難怪金圖的大赦越辦越有成效,從1月3日到2月14日的「2017罰金豁免專案」(Fine Forgiveness Program 2017),共收回699,563件借出物,罰金豁免$329,797,收回物價值達$236,490,大赦超過萬人,其中5,067人立即恢復借閱權。與2009年的收回三萬多件,豁免五萬五左右的罰金相比,今年的行動的確是加很多倍地有效。不過今年自首的一萬多位借閱人,卻還只是累積罰款十元以上被停權的「逃犯」數五分之一左右,看來圖書館大赦行動還要繼續下去。
光逾期的時間就讓那本《晚了四十分鐘與其它短篇》足以成為只供展覽不供借閱的「善本書」,事實上,金圖也真這麼做了,只是沒用羞恥之牆這麼難聽的展覽名。對於這本書很有感情的Phoebe Webb已不知第幾代的子孫Judy Wells,本期待在還書當天就馬上借回家,沒料到逾期讓它成為古董,圖書館尚在研究如何處理,於是她說道:「我可以等。」無論是出於知識的熱愛,或者感情的緬懷,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書跟借錢是一樣的道理。

 

記者 /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