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那兒?》,一部曾紅遍韓國,然後大陸又改版的真人實境綜藝節目,遊戲規則是由明星父親帶著子女到惡劣環境,過著幾天幾夜的刻苦犯難生活。除了為娛樂效果必然產生的笑點外,子女對父親的信任是該綜藝節目要傳遞的社會正能量。從綜藝節目也可看世界,國民不正像是子女,而政府不也該如同明星父親嗎?只是那曾經由信任所打造出來的同舟共濟精神,自斯諾登(Edward J. Snowden)事件後,似乎在冰消瓦解,近期又有聯邦機關被爆料利用科技產品漏洞來監視國民,一連串的信任傷害,讓彼此注視的眼神開始走樣,也讓這部綜藝節目又重拾收視率,只是播放的頻道是美國,節目名要改成《信任去那兒?》。

 

3月7日維基解密(WikiLeaks)為全世界離不開網路的現代人拋出震撼彈,由「獲得」的美國中情局(CIA)洩漏資料顯示,該局老早就有能力駭入並控制蘋果系列產品、谷歌Android作業系統的手機、智能電視、電腦作業系統與網路瀏覽器等,然後進行監聽、監看、竊取內容或掌握行蹤。雖然中情局的回應一如所有政府機關,不承認不否認,但由其內部整肅的氣氛,與總統及聯邦政府轟維基解密危害國家安全的一致炮口來看,其所披露的文件真實性非常高,連遠在俄羅斯的斯諾登都相信所解非假,一時間,矽谷科技公司的聲譽被「駭」得搖搖欲墜。灣區重要媒體之一的東灣時報(East Bay Times),還特別刊了篇名為《維基解密文件暴露科技信任危機》(Wikileaks Release Expose Tech Trust Issue)專稿,劈頭就寫道:「雖然維基解密CIA文件造成了震撼,但隱私權尚未死,只不過那是給科技業的一道冷冰冰的安慰。因為此事件可能比川普總統的貿易與移民政策影響還大,其引起的未來最大威脅,是失去信任(lost of trust)。」

 

「失去信任」是非常沉重的危機,比維基披露什麼還危險。知名的全球性公關公司Edelman不久前發表《2017 Edelman信任晴雨表》(2017 Edelman Trust Barometer),說以一個國家的企業、政府、媒體與非政府組織(NGO)為對象換算出來的信任指數(Trust Index),全球是每況愈下。調查樣本的兩大族群:代表13%全球人口的高知識與高收入尖端人士,與代表此外87%的普羅大眾,他們的信任指數差異所產生的信任鴻溝(Trust Gap)正加劇中,美國尤其嚴重。

 

報告說普羅大眾對這四關鍵機構的信任正在廣泛瓦解,2017年已達「信任危機」(Trust in Crisis)程度,是自2012年追蹤這領域數據以來,從未看過的現象。在一個關鍵問題「你相信多少這些機構在做對的事情」上,四大機構都比2016的晴雨表數字下滑,退步最多的是媒體,負五個百分點,而它與政府也連續兩年同落在不信任的50%以下區塊內。美國亦如此,且都只有47%的信任度,只是政府2017成長了8%,可見去年有多慘。而做為政府單位門面的發言人可信度又如何呢?只有29%認為可信,所以有七成以上的人視發言人在記者會冠冕堂皇的說詞是胡扯,同樣悲慘情形也發生在企業的CEO身上,因此報告認為這已成了領導人危機。

 

報告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當這四大民眾傳統上所信任的機構開始被質疑,社會系統的信任便逐漸缺乏,這點可由不正義感、沒有希望、缺乏信心與渴望改變這四個現象得到證實,其中認為菁英階層與貪婪之輩無異,都在巧取豪奪他們分外名聲財務,是瓦解信任的錐子。

 

維基解密這回披露的中情局駭入網路科技產品作業計畫,瓦解掉的信任除了對政府外,另個就是Edelman報告裡的要角之一,企業。皮尤研究中心今年出的《美國人與網路安全》(Americans and Cyber Security)報告指出,雖然很多美國人自己的網路安全習慣不好,但他們更不信任這些公司機構會保護好他們的個資。

 

報告說,對是否信任廠商會保護好他們的個資,七成的美國人對智能手機製造商有,68%對手機服務公司有,66%對電郵供應商有。從年齡層來分,49%的18-29歲者,相信科技公司應該會用牢不可破的加密科技,即使執法部門也無法駭入,相對少數的41%認為當政府有辦案需要,應有能力駭入加密通訊中。原則上,這個對比到了30歲以上的各年齡層,比例就反過來了。

 

皮尤一定沒料到維基解密的披露這麼呼應他們的研究,雖然包括蘋果在內的諸科技公司都宣稱,中情局可進入的漏洞,老早就被補起來了,只要隨時保持作業系統最新就安全,但總是亡了羊才補牢,信任早就跑光了。政府有行政私心,科技不盡然可靠,人民還能信任誰呢?當信任失去了,除了敵人,再也不會有贏家。

 

記者 /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