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死只是換種形式活著

在這以秒速在進步的數位時代,幾十年後的音樂產業會走到那裡?對於曾獲七座葛萊美獎的創作歌手Taylor Swift來說,音樂產業並未步向死亡,反而正在復活,它的未來會是一個愛情故事。

有很多人預測音樂產業不可能成為一個經濟體,音樂專輯會消失,因為現在的盜版猖獗、文件共享和串流媒體已讓付費專輯銷售大大縮水,音樂產業看來好像真要走到盡頭。我們來看看從2003到2013這十年間搖滾業的變化,試著找出端倪。

依美國錄音產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數據,十年前,人們享受搖滾樂幾乎都是從一片圓圓的、握在手中很有質感的音樂碟片獲得,佔市場流通量達94.8%,且整體搖滾業規模達150億元。但到了2013年,規模僅剩70億元,音樂碟片或實體物只佔35%,有21%流通是靠串流媒體,40%是靠數位下載。簡單說,就是三分之二的的音樂享受不再從實體物獲得,而是網路數位科技蓬勃發展的結果。難怪Tower Records會在2006年宣布破產,全美已看不見它任何一家實體店鋪。

不過音樂藝術的承載體本來就一直在與時俱進,以前是黑膠唱片,後來是卡匣、CD、MD等等,現在變成flash disk、SD、micro SD、hard disk等記憶體的一部分,至於未來會出現什麼樣載體,端視人類演化程度而定。十年間,音樂載體的確在改變,這是科技進步帶來的必然。但產業規模在萎縮,這也是必然的嗎?

Swift認為,產業的規模來自專輯的價值,而專輯的價值奠基於一個藝術家灌注多少靈魂與心血到他的作品中,以及當作品要進入市場接受挑戰時,他與唱片公司放了多少財務價值進去。

想要追女朋友,總要先說些甜言蜜語來打動人心,然後再實施有麵包價值的密集攻勢,幸福自然在望。咦!這不正也是作品與粉絲間會發生的的愛情故事嗎?

作品本身就要直指人心

現在人不是不買音樂專輯,而是只買那些像一箭穿心般直指到他們內心深處的專輯,總有一些音樂藝術家能做到這一點,而最終活在人們永遠記憶之中。而這一點正是音樂藝術家最希望與粉絲們建立的夢想著粘,就像有些老爸老媽會著粘一年一度、場場爆滿的“民歌高峰會”。

今年七月十一日,台灣名創作歌手李宗盛到聖荷西進行他全球第15站的巡迴演唱會,現場來了幾千人左右,雖和台灣、中國動不動就以萬計的場次不得相比,但他一首金曲歌目- “山丘”仍讓現場數千異鄉遊子和家鄉數萬歌迷一樣潸然淚下,那份感動和認同正是音樂藝術家與粉絲之間牢不可破的夢想著粘。

當每一首歌都是用心在寫故事,用情感經歷唱出生命中碰到的人、事、物,這樣的音樂能不直指人心嗎?這樣的專輯能不讓粉絲們願意掏錢嗎?只要有好創作,未來一樣會有無數像李宗盛這樣的夢想著粘。

行銷操作不可缺的粉絲團力量

Swift有一個故事很可以說明粉絲團力量在影音流行文化界的影響。她一位演員朋友去參加一部電影的試鏡,選角指導最後要從兩名候選人中選出一位女主角。兩人演技、外貌、談吐都不分軒輊,而決勝的關鍵就落在誰有最多的推特追隨者。

音樂產業也是同樣趨勢。粉絲團一直存在著,過去叫歌迷或樂迷,只是沒有良好工具來有效聚集這股力量,而現在叫了粉絲後,拜社群網站之賜,這股力量已成為讓音樂不死的強心針。

在未來,誰有粉絲誰就能獲得唱片合約。這是殘酷現實,但它就是趨勢。難怪現在的經紀公司一個很主要的業務就是經營臉書、推特、Plurk上的粉絲團,而唱片公司最大的造勢活動除了巡迴演唱會外,就是號召粉絲團來捧人氣。

音樂不死,只是換種形式活著

當音樂論及生死,就代表它是個生命體,有生命的東西最需要用生命去直接面對感受。這就是為什麼即使音樂載體越來越多樣的現代,人們還是願意花錢買票去聽現場演唱會,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歌手選擇回酒吧來“演唱給你聽”的原因。

當你看見你心儀的歌手活生生地在面前“演唱給你聽”,這種感動絕非數位串流可以格式化的。

誰說音樂產業在萎縮?看看有歌手駐唱的酒吧生意越來越好,看看雨後春筍般場場爆滿巡迴演唱會,看看動輒百萬計的粉絲團以各種數位新科技繼續追捧他們的偶像,也許錄製音樂專輯的規模變小了,但現在70億產業規模的背後可能少算了80億以各種新形式而繼續存活的音樂產值。

專題報導 /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