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起家除了做電動車外,另一大特色便是做駕駛輔助系統,所以終極走上推出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是遲早的事。

這方面雖然起步較晚,畢竟自駕系統的視覺運算與光達偵測的信念之爭,總是贏過早出晚出的面子問題,如今可謂順風順水,已可從德州衣錦還鄉加州了。

繼六月在德州奧斯汀推出小規模無人自駕出租車服務後,特斯拉公司計劃將此服務推廣至加州和亞利桑那州,並計劃進一步拓展。執行長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X上預測,特斯拉無人出租車可能「在一兩個月內」在舊金山灣區推出,但需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並且表示,計劃從七月中旬起擴大在奧斯汀的服務範圍。

這樣的順風順水當然是其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Autopilot)日趨成熟的緣故,然而這款從命名開始便容易讓人混淆其能力,特斯拉同時也抵死不從地不改名的系統,風水可能有變了。

8月1日,美國對全世界強制徵收的關稅正式響起,邁阿密一聯邦陪審團的合意判決也重重落下了。他們裁定,特斯拉因技術失靈負有重大責任,不能將所有責任都歸咎於魯莽的司機,即使駕駛自己承認在撞到一對正在戶外觀星的年輕情侶之前,因玩手機而分心,因此陪審團裁定特斯拉要為這起涉及Autopilot的致命車禍,賠償約2.5億元。此判決可能連鎖出其它代價高昂的訴訟,並可能對特斯拉無人出租車可以安全上路的聲譽造成打擊。

2019年4月25日,在佛州Keys最大島Key Largo的Card Sound Rd.,一輛2019年特斯拉Model S在與905縣道的T型路口處,闖了一個停止標誌與閃紅燈號誌,撞上一輛停放路旁的雪佛蘭Tahoe,後者隨後旋轉並撞倒兩位行人,造成一死一人重傷慘劇。

肇事特斯拉駕駛聲稱他當時正在打手機,但手機掉了,於是彎腰去撿它,因此沒能在路口停車。他證詞說道:「我低頭瞬間,結果就闖了停止標誌,撞上那傢伙的車子…我猛地抬起頭,看到一輛黑色卡車,速度太快了。」後來他告訴出勤警察說,Autopilot正處於「愚蠢的巡航控制」。

受害家屬後來分別針對特斯拉與肇事駕駛提起告訴,不過駕駛已與家屬在庭外達成和解。對特斯拉的官司便因此纏鬥了六年之久,原告主張特斯拉銷售一輛「有缺陷且具不安全特性,例如未能充分確定車輛前方的靜止物體,導致(受害者)死亡」的車子。

八人組成的陪審團判決,特斯拉對這起車禍負有部分責任,當時特斯拉轎車的駕駛和Autopilot軟體均未在路口及時煞車,因此陪審團認為特斯拉應承擔三分之一的責任,而事故發生時正在拿手機的駕駛則承擔三分之二的責任。原告律師的發言人表示,陪審團裁定原告遭受的痛苦和折磨總計1.29億元,鑑於特斯拉的責任比,特斯拉只需支付4,300萬元做為補償性賠償金。

另外陪審團還裁罰特斯拉2億元的懲罰性賠償,目的在防止特斯拉未來的可能傷害行為。而這筆錢才像是賞在正信誓旦旦說服大眾、監管機關與投資人,說特斯拉的Autopilot有多安全,已可實現無人自駕出租車的馬斯克臉上一記耳光。

這麼重的耳光當然不意外地響起特斯拉對判決的不滿聲音,在該公司一份聲明上寫道:「今天的判決是錯誤的,只會把汽車安全往回拉,並危及特斯拉乃至整個行業,開發和佈署拯救生命技術的努力。鑑於審判中存在重大法律錯誤和違規行為,我們計劃上訴。」

兩億元固然不少,但真心想賠特斯拉還是賠得起,只是「懲罰性賠償」太傷自尊了。因為實施它的目的通常在懲罰被告特別有害的行為,並阻止其將來再犯。所以特斯拉堅稱肇事責任應當全歸駕駛人,判決當天便立即發表聲明稱:「需要釐清的是,2019年的任何汽車,以及現在的任何汽車,都無法阻止這起事故,此事故與Autopilot無關。」

這次審判再度把Autopilot放到顯微鏡下檢視,肇事駕駛在庭審作證稱,他認為Autopilot讓他失望了。他說:「我的觀念是,如果我出現障礙,或者我錯過了什麼,或者我犯了什麼錯誤,它應該能夠幫助我。但在這起案件中,我確實感覺它辜負了我。」

Autopilot即使名為「自動駕駛」,但駕駛手冊裡還是再三提醒人類駕駛要隨時注意道路狀況,那麼特斯拉的自駕出租車又如何說服大眾,在無人類司機監督下,保證不會撞上停在路旁的車呢?就算無人出租車的自駕程度已經Level 5,但因這起判決而要大家相信它可信可靠,可能很需費口舌,雖然馬斯克的魅力之一就是舌燦蓮花。

記者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