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咖啡大國,除了橫掃全球的星巴克外,一些有特色的在地咖啡也是遍地開花,有充滿個人風格的獨立咖啡屋,
連鎖的也挺有味道的,像是發源於奧克蘭的藍瓶咖啡,已是「咖啡界的蘋果」,濃濃的咖啡裡飄著矽谷文青風,在灣區不知藍瓶只會喝星巴克是可能被在地人笑的。那麼喝茶五千年(從神農氏品茶開始算)的中國,想靠咖啡打進美國可能嗎?可能,且越來越興旺。
台灣品牌85oC自2008年便登陸南加爾灣開設第一間美國分店,靠著垂直整合、產品差異化與在地化調整,短短十年就宣布進軍星巴克總部西雅圖,門市數達45間,雖然多在加州,沒辦法,台灣味在加州比較吃香。到了去年底今年初,更一口氣跨越大陸到新澤西州與紐約開了東岸第一與第二間分店,且預計明年能在美國拓展到一百間分店,主要顧客也從過去的亞裔擴展到拉美和白人等其他族裔,可見現烤麵包與CP值高的咖啡深獲在地美國人喜愛,比起熟悉的中國大陸市場還更有聲有色。
那麼從2018年開幕第一間門市的大陸瑞幸咖啡又如何呢?雖然在大陸的門市已超過兩萬間,早已超越了星巴克和庫迪咖啡,也很快地在美國IPO與納斯達克上市,但海外拓點卻很慢,美國直到今年6月30日,才開幕位於紐約市的兩間新店做試營運。「這只是個開始,」瑞幸咖啡在專門介紹其美國業務的Instagram頁面上寫道:「紐約市,我們來了。」
一開始便直攻美國股市總部,出發點果然與重拾家鄉味的85oC不一樣,不過紐約客並非唯一搶鮮的顧客,該公司特別提到了一位名叫Glenn的顧客,除了他是第一位排隊者,更令公司感動的是他從佛州開了22個小時的車來嘗鮮的。
瑞幸咖啡能夠迅速在中國大陸打敗星巴克的秘密武器,便是極小化店面、極大化數位交易。用戶透過瑞幸咖啡的手機App或「其它第三方平台」下單,門市空間主要用於餐飲製作,連收銀都省了,只提供外帶,或讓人站著小憩一下喝口咖啡,想喝完一杯可能有困難,但對於隨手點、隨手付、馬上拿的都市手機族來說,可以比星巴克便宜三到五成的價格,喝到品質也算好的手沖咖啡,可說值了。
而這值了的魅力果然也讓美國人著迷。除了那位官方宣傳的佛州粉絲外,《福斯商業頻道》採訪了紐約客Courtney Kraft,她說試營運後三天,她每天都來這兩間店報到。但她來這裡的原因不是瑞幸的咖啡此生必嘗,而是為了這家公司在中國的成功模式,當然也包括她自己對咖啡和抹茶的興趣。她說每次去,店裡都擠滿了人,且公司為了應對高需求,特別在兩間店配備了大量員工。
瑞幸真的很會打促銷,當初為了應付自家人窩裡反出來的庫迪咖啡,在大陸幾乎天天上演價格割喉廝殺,如今登陸美國東岸,當然也要一炮而紅。試營運期間下載官方App,就可享各式招牌咖啡$1.99特價,這樣的價格戰豈是星巴克所能承受的,因此在年輕抖音族群間很流行。
不過一旦進入正式營運,瑞幸美國的產品定價似乎也跟上美國的物價水準,即接近星巴克的價位。例如依官方App的美國分店菜單內容來比較,16盎司的熱滴濾咖啡,瑞幸售價為$3.45,星巴克則是$3.65;16盎司的冰抹茶,瑞幸賣$6.45,還高於星巴克的$6.25;貝果在兩邊都賣$3.25。或許美國人事成本高、店租貴,不用在地化定價會是慢性自殺。
既然價位與星巴克差不多了,那麼口味是否有超越?否則這麼後發的東方喝茶國度的咖啡品牌有何魅力?媒體採訪發現,至少某些口味還真超越。例如新店開幕前,瑞幸在曼哈頓中心辦了場四天的快閃體驗活動,有消費者就說她本人對咖啡很挑剔的,然而瑞幸卻是她最喜歡喝的品牌之一,它的口味真是「太棒了」(awesome)。
這部上海電視台製作的宣傳片,不知道是否有請演員,否則星巴克可要緊張了,東瑞幸西85oC,生存空間快要只剩下鐵鏽區了。東方來的連鎖餐飲真的在美國攻城掠地,像是高檔感十足的鼎泰豐,除台灣外,全球約有180間分店,美國卻只有17間,然而Restaurant Business調研發現美國平均單店年營收達2740萬元,高居全美連鎖餐廳之冠,是第二名的Mastro’s Steakhouse的1450萬元的近兩倍,更是速食龍頭麥當勞400萬的七倍。還有2013年首次登陸美國的大陸火鍋上市公司海底撈,目前,全美擁有13家分店,灣區則有兩間,不過Daly City的Serramonte Center購物中心新店即將開幕,美國本土的連鎖餐飲,可能會心急如油鍋上的螞蟻了…
記者 Pegasus J. 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