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BO)表示,特朗普總統提出的「大而美法案」
,將在未來十年期間削減聯邦提供政府醫療補助(Medicaid)和《可負擔健保法案》(ACA)市場的大約1兆元支出,恐將威脅數千萬美國人的健康和財務保障。
據KFF健康新聞報道,參議院周二通過的這項法案,將推翻拜登和歐巴馬政府在醫療保險方面取得的許多進展。先前的政策讓數百萬人更容易獲得醫療保健,並使美國的無健保率降至史上最低水平。
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該法案計劃削減對政府醫療補助和可負擔健保法案市場的補助金,可能導致無健保人數在2034年增至近1200萬人。這將進一步危害醫院、療養院和社區健康中心的財務狀況,使其不得不承擔更多治療無健保患者的費用,並可能迫使它們減少服務和裁撤員工,甚至造成一些醫療機構關閉。
這項法案即將送達特朗普的辦公桌,但首先必須獲得參眾兩院的批准。據眾議院多數黨黨鞭埃默(Tom Emmer)表示,眾院已於5月通過自己的版本,預計將開始審議參院的版本。以下是共和黨的計劃可能對您產生的五點影響:
一、需要政府醫療補助?去找份工作吧!
醫療支出削減幅度最大的是一項擬議中的「政府醫療補助就業要求」,該規定將對受益人設下新的就業或申報標準,若不符合,數百萬人將失去保險。
全美40個州和首府華盛頓,都已根據《可負擔健保法案》擴大政府醫療補助的覆蓋,這些地方的受益人必須定期提交文件,證明每月至少工作、參與志工服務或上學80個小時,或者符合豁免條件,例如照顧幼兒。
新要求不適用於10個主要由共和黨領導、尚未擴大政府醫療補助的州的居民。
但根據健康研究機構KFF,健康研究人員表示,新政策對就業的影響不大。大多數處於勞動年齡、未領取殘障福利的政府醫療補助受益人,不是已在工作,就是正在尋找工作,或者因為殘障、上學或照顧家庭成員而無法工作。
可是,各州的試辦計劃卻面臨各種行政問題,例如合格的受益人因文書作業問題而失去保險,並遭遇預算超支等情況。據無黨派研究機構「喬治亞州預算及政策研究所」(Georgia Budget & Policy Institute)稱,喬治亞州於2023年7月正式上路的就業要求政策,至今已花費超過9000萬元,但其中只有2600萬元實際用於健保給付。
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恩杜梅萊(Chima Ndumele)指出:「隱性成本高得嚇人。」
二、資金和醫療服務均減少
對各州進行預算緊縮,可能會轉化為醫療服務減少、醫護人員短缺,甚至導致部分醫院關閉,尤以鄉村地區社區將遭受最嚴重的衝擊。
共和黨的計劃將限制一項稱為「醫療服務提供者稅」(provider taxes)的做法。幾十年來,幾乎每個州都利用這項稅收機制,來增加政府醫療補助對醫院、療養院、其他醫療服務提供者、以及私人管理式醫療公司的給付。
各州經常利用透過這些稅金獲得的聯邦資金,向醫療機構支付比政府醫療補助原本給付更多的款項。 比起提供65歲以上群體和部分殘障人士的聯邦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和私人保險,由州與聯邦政府合辦的政府醫療補助計劃,通常支付的醫療費用最低。
醫院和療養院表示,他們利用這些額外的醫療補助資金來擴大或增加新服務,並改善對所有患者的照護。
鄉村醫院通常利潤微薄,依賴醫療補助稅收款項維持運作。研究人員審查了眾議院版本的法案得出結論,該案將使超過300家鄉村醫院——其中許多位於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加州和奧克拉荷馬州——面臨縮減服務甚至關閉的風險。
共和黨參議員在其版本的法案中追加一筆500億元資金,以緩解鄉村醫院遭受的衝擊。
三、更難取得和保持《可負擔健保法案》的保險
對於那些投保《可負擔健保法案》市場提供的保險的人來說,共和黨的計劃將使他們更難申請並維持現有的保險計劃。
《可負擔健保法案》市場的投保人將被要求每年更新收入、移民身份和其他資訊,而非自動續保,今年有超過1000萬人自動續保。此外,法案還縮短每年的開放登記期約一個月,使得投保時間變得更加緊湊。
在開放登記期外申請保險的人,例如因失業、失去其他保險,或需將新生兒或配偶納入現有保單者,將須等到所有文件審核完成後,才能獲得政府補貼來協助支付每月保費。目前的做法則允許申請人在審核期間先行獲得最多90天的保費補助,因為申請過程可能需要耗時數周。
共和黨議員和一些保守派政策專家聲稱,這些改革對於減少詐欺性保險申請至關重要。反對者則批評,這是試圖廢除「奧巴馬健改」(Obamacare)的最新行動。
此外,這項法案未延長新冠疫情期間實施的更慷慨補助。KFF表示,如果國會不採取行動,這些加碼補助將在年底到期,導致明年保費平均上漲75%。
四、依賴政府醫療補助?看醫生將需支付更多錢
許多政府醫療補助的受益人預計需要自掏腰包,支付更多醫療費用。
這項法案要求已擴大政府醫療補助覆蓋範圍的州,如果受益人的收入介於聯邦貧窮線(今年個人標準為1萬5650元)與該標準的138%(即2萬1597元)之間,州政府可向受益人收取某些醫療服務最高35元的費用。
政府醫療補助的受益人在就醫時通常不需支付任何費用,因為研究顯示,即使是小額的自付費用,也會促使低收入者放棄所需的醫療照護。近年來,一些州已將部分醫療服務收費降至10元以下。
這項政策將不適用於尋求初級醫療保健、心理健康或藥物濫用治療的人。但參議院法案將允許各州對尋求急診室服務但並非緊急情況的受益人,收取更高的自付費用。但如果政府醫療補助患者拖繳費用,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可能需要自行承擔費用差額。
五、削減對合法移民的補助
共和黨的計劃將削減保費補貼,可能造成至少數十萬合法移民,包括尋求庇護者、人口販運受害者和難民,喪失《可負擔健保法案》市場的保險。
根據健保市場主管和健康政策分析師,由於移民往往比美國整體人口年輕,他們的退出將使保險市場中留下的多半為年長、健康狀況較差、醫療成本較高的投保人,從而進一步推高美國人的保費。
難民維權組織「美國難民委員會」(Refugee Council USA)執行主任斯洛坎(John Slocum)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剝奪合法居住在美國的移民的醫療保健服務,「將對我們承諾要保護的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並給已經不堪重負的地方醫療系統帶來不必要的成本。」
眾議院和參議院的版本都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對移民採取嚴格限制態度。不過,原本打算針對加州等動用自有資金覆蓋無證移民的州,削減其政府醫療補助撥款的提案,由於違反參議院的規定,未包含在法案當中。
文/K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