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各器官的功能會逐漸退化,其中視力變化尤為明顯。
對於年長者來說,眼睛健康不僅影響日常生活的便利,更直接關係到生活品質與安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指出,視力障礙和眼疾在65歲以上人群中發生率特別高,包括白內障、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與乾眼症等。若能及早採取保護措施,可大幅降低老年視力衰退的風險。
一、定期檢查眼睛
年長者最重要的保健步驟之一,就是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眼睛檢查,檢視是否有白內障、青光眼或老年黃斑部病變等早期症狀。透過眼底檢查、視力測試及眼壓測量,醫師可以即早發現問題,並提出治療建議。特別是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更應密切監控視力變化,因這些慢性病容易引發視網膜病變。
二、攝取護眼營養素
均衡飲食對於保護眼睛有極大的幫助。建議年長者多攝取以下幾類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
-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這兩種抗氧化物質存在於深綠色蔬菜中,如菠菜、甘藍與青花菜,有助於過濾有害藍光,保護視網膜黃斑部。
- 維生素A、C、E:維生素A有助於夜間視力,維生素C與E則能減緩老化導致的眼球組織損傷。
- 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魚(鮭魚、鯖魚)中的DHA與EPA,有助於減少乾眼症狀並促進視網膜健康。
可透過天然食物攝取上述營養,也可諮詢醫師是否需額外補充保健品。
三、避免過度使用眼睛
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年長者也習慣使用手機、平板或電腦進行通訊或娛樂。然而,長時間注視螢幕會導致眼睛疲勞、乾澀甚至視力模糊。建議遵守「20-20-20原則」:每使用螢幕20分鐘,就要看20呎遠的地方至少20秒,以放鬆眼部肌肉。
此外,閱讀時應使用充足的光線,避免昏暗環境傷害眼睛。文字不宜過小,避免造成眼睛過度緊繃。
四、防曬與防藍光
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可能增加患上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年長者外出時應配戴具防UV功能的太陽眼鏡或帽子,避免紫外線對眼睛造成傷害。
針對日常使用手機與電腦,也可考慮使用防藍光眼鏡或濾光片,降低藍光對眼睛細胞的傷害。
五、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眼睛保健:
- 不抽菸:吸菸會加速眼睛退化,增加罹患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 控制慢性病:高血壓與糖尿病等疾病若未控制好,容易導致視網膜損傷。
- 保持充足睡眠:讓眼睛有充分時間休息與自我修復。
六、慎選眼藥水與自我用藥
許多年長者因為乾眼或眼癢而習慣性使用眼藥水。然而長期不當使用某些含防腐劑或類固醇成分的眼藥水,反而可能損傷眼角膜。建議在眼科醫師指導下選擇適當的人工淚液或其他藥品。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是年長者生活品質的守護者。從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到定期檢查,都是保護視力、延緩退化的關鍵。唯有提早開始保健,才能讓眼睛在老年階段依然清晰明亮,看見生活中更多美好細節。
文/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