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領袖誓言保護醫療健保「無論白宮由誰掌控」。
「加州的方向決定全國的方向」,加州總檢察長羅伯·邦塔(Rob Bonta)表示——即使面臨聯邦資金削減,這一點在醫療健保上同樣適用。
2月4日(週二),邦塔在薩克拉門托由「無保險者計畫」(Insure the Uninsured Project)舉辦的醫療與政治座談會上,承諾保護加州的公共醫療體系。
「隨著川普總統兌現競選承諾,幾乎每天都在頒布行政命令和削減資金,導致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和《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簡稱ACA)面臨威脅,加州不會退縮,其他州也將跟進。」
「他們的戰略就是以混亂來應對我們,而我們需要做的,是捍衛加州擴大Medicaid計畫的決定,確保所有低收入居民——無論移民身份如何——都能享受醫療保障」,邦塔在會上強調。
「我們將全力抵制任何聯邦政策對州法律和州政府資助的Medicaid計畫的干預。無論白宮由誰掌控,我們都將繼續前行。」
Medi-Cal覆蓋近四成加州人口
Medicaid是全美最大的醫療保險計畫,覆蓋近8,000萬美國人。
目前,加州有超過1,500萬居民(約占全州人口40%)通過Medi-Cal(加州的Medicaid計畫)獲得醫療保障。
2023年,美國Medicaid支出高達8,717億美元,其中聯邦資金佔5,914億美元,約68%。整體而言,Medicaid支出占美國總支出的近五分之一。
邦塔表示,加州已準備好重演甚至超越川普第一屆政府時期的應對措施,例如:
- 發起最高法院訴訟,維護ACA的合憲性;
- 捍衛州政府庇護政策和疫苗強制令;
- 獲得法院禁制令,阻止「公共負擔」(Public Charge)政策——這項政策旨在讓移民家庭因擔憂影響移民身份而放棄公共福利,如醫療保險等。
川普行政命令遭22州聯手訴訟
1月27日,川普政府頒布行政命令,試圖削減醫療、食品、住房和兒童健康等聯邦支出,總金額接近3兆美元。
次日,22個民主黨執政州的總檢察長聯手對此提起訴訟,其中包括邦塔。
2月7日,美國地方法官約翰·麥康奈爾(John McConnell Jr.)頒布臨時限制令,禁止川普政府凍結這些聯邦貸款、補助和援助,直至法庭審理各州提出的長期禁制令請求。目前尚未確定聆訊日期。
這些資金凍結的同時,川普政府也計劃終止《平價醫療法案》補貼。該補貼在拜登政府時期通過,預計將於2025年底到期,使數百萬美國人的保費減少近一半,並使紅州的醫療保險登記人數翻倍。
「醫療與政治緊密相連」
「現在,醫療政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政治影響。我們確保患者意識到投票的重要性,因為這將影響他們的健康狀況。」
洛杉磯縣社區診所協會(Community Clinic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County,CCALAC)總裁兼執行長路易絲·麥卡錫(Louise McCarthy)表示,該協會由118家診所組成,每年服務200萬名患者,涵蓋洛杉磯縣三分之一的Medi-Cal參保人。
「Medi-Cal曾拯救過我的生命。」她回憶道,「1996年,我因病住院,醫療費用高達2.2萬美元。在ACA推出之前,我勉強符合緊急Medi-Cal資格,這筆帳單才被免除。要不是這樣,我今天不可能擁有自己的房子,也無法創業或成為納稅人。醫療保險改變人生,而投票決定是否保留這樣的保障。」
她進一步表示:「八年前,許多人因恐懼而不敢來診所。他們不敢申請醫療保險,甚至不敢送孩子去學校。而現在,我們已失去‘敏感地點’保護狀態,使情況更加複雜。他們在‘2025計劃’(Project 2025)中明確列出了這些目標,而現在,他們正在付諸實施。我們的挑戰是如何幫助這些因害怕而無法離家的民眾。」
ICE取消「敏感地點」保護
1月21日,川普政府終止了一項自2011年起生效的政策,該政策曾保護醫院、學校、教堂、葬禮、婚禮和公共集會等場所不受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行動影響,防止無證移民在這些場所遭到逮捕。
「我們常用‘政變’來形容其他國家,卻從不認為這會發生在美國,因為我們自認例外,但現在這確實正在發生。」亞太裔公平聯盟(AAPI Equity Alliance)執行長曼茹莎·庫卡尼(Manjusha Kulkarni)表示,該聯盟由50個社區組織組成,服務洛杉磯縣160萬亞太裔居民(占全縣16%)。
「假消息免費,而可靠的信息卻被鎖在付費牆後。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權利,就應該分享知識。」庫卡尼補充道,「我們在診所提供法律教育,舉辦ICE應對工作坊,這些方法確實奏效。」
她舉例說,川普政府的「邊境沙皇」湯姆·霍曼(Tom Homan)曾在CNN上表示,1月底在芝加哥進行的ICE突襲行動未達預期,原因是移民對自身權利的認知度提高。
麥卡錫補充道:「他們正試圖將我們的保護機制武器化,甚至操控我們對自身的描述方式。接下來的發展取決於誰能掌控輿論,而這取決於誰能更加團結。」
圖文/Selen Oztu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