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文化喜歡投資房地產市場,在美國華人家庭擁有多棟房屋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不是每棟房屋都能妥善的照顧。
媒體近年常報導的新聞是陌生人「squatter」侵入佔據空屋,屋主要花很地的精力用法律來趕人。這類佔用者稱為「squatter」,作者就來淺談「squatter」
一位佔用者「squatter」是指在沒有合法許可的情況下,佔用一個被廢棄或無人居住的土地或建築物(通常是住宅)的人。佔用行為通常與缺乏對該財產的法律權利有關,這意味著佔用者並未得到業主的同意。
以下是關於佔用行為的幾個關鍵點:
法律背景:各地的佔用法律差異很大。在某些地方,如果佔用者在沒有業主許可的情況下佔用了財產一定時間,他們可能通過「不動產時效取得」獲得法律所有權。然而,這一過程通常很複雜,並需要滿足特定的法律要求。
佔用原因:人們出於各種原因進行佔用,包括無家可歸、缺乏可負擔住房,或針對財產法或經濟狀況進行政治抗議。有時,佔用者也可能作為社區或活動運動的一部分佔用財產。
財產所有者的權利:財產所有者有權將佔用者從其財產中驅逐,但這個過程在法律上可能非常複雜,通常需要法院的介入。在某些司法管轄區,財產所有者必須遵循特定的法律程序來驅逐佔用者。
不動產時效取得:這是一種法律原則,如果佔用者在沒有業主許可的情況下公開、連續地佔用了某一財產一段時間,則可以主張該財產的所有權。時效取得所需的時間和條件因地區而異。
社會和經濟影響:佔用行為可以凸顯社會問題,如貧困、缺乏可負擔住房和財產權利。它也可能影響財產價值和社區動態,導致法律和社會衝突。
如果發現您的空屋被陌生人佔據,您應該如何處理?
房產所有者應對佔用者的法律權利會因管轄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通常包括幾個步驟和法律措施。以下是房產所有者可能擁有的典型法律程序和權利概述:
核實所有權:所有者必須確保他們擁有清晰的所有權證明,例如房產契約、稅務記錄和其他法律文件。
通知當局:在許多地方,第一步是通知當地執法部門關於佔用者的情況。執法部門可能會幫助確定佔用者是否在非法侵入或是否有任何合法的權利。
送達驅逐通知:房產所有者通常需要向佔用者送達正式的驅逐通知。該通知通常列出佔用者在指定時間內需要騰空房產的要求。
提起法律訴訟:如果佔用者在收到驅逐通知後不自願離開,所有者可能需要在法庭上提起非法占有訴訟或類似的法律行動。這一過程涉及提交法律文件並提供證據證明佔用者非法佔用房產。
法院聽證:通常會有一次法院聽證會,雙方均可在聽證會上陳述自己的情況。如果法院裁定有利於房產所有者,將會發布驅逐令。
執行驅逐令:一旦驅逐令獲得批准,當地執法部門或法院執行官通常會執行該命令,確保佔用者離開房產。
保護房產:在驅逐後,房產所有者應採取措施保護房產,以防止未來的佔用行為。這可能包括更換鎖、安裝安全系統和定期檢查房產。
應對不動產時效取得主張:在某些情況下,佔用者可能會主張不動產時效取得,聲稱通過長期佔用獲得房產的法律所有權。所有者需要提供證據,證明佔用者不符合不動產時效取得的法律要求,以對抗這些主張。
理解所在管轄區的具體法律和程序對於房產所有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些法律和程序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建議諮詢專門從事房產法的法律專業人士,以應對處理佔用者的複雜性。
文/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