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聖荷西市中心South First St. 12號的Bank of Italy大樓,是棟文藝復興風格的美輪美奐建築,建於1926年而有近百年歷史,儼然已成聖荷西地標級建物之一。

它是1904年成立於舊金山,後來成為美國銀行的義大利銀行的一間分行的第二個家,如今則有可能成為更多人的家。

這棟矽谷最老的摩天大樓之一,已被指定為聖荷西歷史地標,且被登錄在全國歷史地點名冊中。十四層樓內裝潢成許多小坪數的舒適辦公室,每間辦公室都有獨立對外窗,目前還有幾間律師事務所和稅務所在承租使用。這樣的隔間設計意味著若改建成住宅,則每戶都可有充足的陽光、空氣和視野。房地產公司Ritchie Commercials總裁Mark Ritchie說:「這可能是一場壯麗的轉型,這棟經典又美麗的建物中,有許多小坪數空間確實可以做住宅轉型。」

據數個消息來源,包括一些知情人士,這棟歷史建築被地區開發商Urban Community與全球性頂尖開發商Westbank所組的聯盟擁有,而他們已經在與聖荷西市府就改建住宅的想法進行溝通。雖然業主方面都拒絕評論,但房地產與商辦專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很可行的方案,商業房地產公司Colliers資深副總Nick Goddard說:「如果這方案成真,那將為聖荷西市中心地區帶來更充足的專業人士。」

這正是目前灣區很流行的商辦轉住宅(office-to-housing)地產新趨勢,至於被瘟疫影響的商辦市場,一般認為終將走出陰霾,屆時經濟再度活絡起來,商辦需求也跟著提升怎麼辦?Goddard說:「當辦公市場開始不可避免的反彈時,聖荷西市中心的住房將為市區雇主,和那些尋求一個精彩的市區環境,但卻想逃離舊金山安全問題的人,提供一個澎湃的人才血脈。」

哈!商辦轉住宅也能扯到舊金山的喪屍末日感,雖然舊金山的商辦閒置率是灣區最高的,連金融區的富國銀行大樓也得以三折不到出清,所以舊金山才是灣區最適合做商辦轉住宅的城市。經濟專家估計舊金山商辦閒置率約三成,政策研究組織SPUR說,那些閒置的商辦空間若全轉成住宅,可提供約一萬一千戶新住宅。事實上,London Breed市長也已於4月4日向參事會介紹了一份商辦轉住宅的新立法,讓市區閒置商辦有轉型的法律依據。

整個灣區普遍存在著住房短缺危機,加上州長又讓各地方政府畫下八年蓋房任務軍令狀,如今遇到商辦閒置問題嚴重,目前的確是推動商辦轉住宅的好時機,而聖荷西與舊金山等大城市雖都有意,但就是仍處有意階段,不像北灣的San Rafeal已經有大樓在做改建了。

一棟位於運河區,樓面積共有41,000平方呎,過去被當作會議場所並且有企業進駐的商辦建物,現正在進行41戶工作室公寓的綜合住宅改建工程,完工後將提供給之前沒住房的市民居住。與Marin縣政府合作此項目的Eden Housing,房地產開發副總監Kate Blessing-Kawamura表示,這棟綜合住宅的想法起源於瘟疫大流行期間,有許多空旅館或商業建築被用來當作無住房的人,或者面臨失去住房風險者的庇護所。

負責改建的D & H Construction的Robert Hendrickson說:「它基本上已經是空的,也有一年沒人使用了,因此將它荒廢的模樣翻新成可居住的空間,這是最大的任務。」不過建物用途改變是一件既麻煩又困難的事,Hendrickson說:「因此,我們仍然有還沒通過檢查的電梯,需要重新改建它們。」但事在人為,政府能幫忙的就是少插紅旗、減少繁文縟節,他補充說:「成本明智些,許可明智些,這些都有助於現存的這棟建物。」

灣區的二線城市對商辦轉住宅很積極,像Emeryville的一棟大型商辦,就已有兩家開發商合組的聯盟在與市府洽談,要將之改建為住宅大樓。這棟名為The Offices at Public Market的八層樓商辦,建於1988年,樓面積共有109,000平方呎,目前還有一間美甲沙龍和一間牙醫診所在一樓營業。Emeryville市規劃師Miroo Desai對外確認開發聯盟已來接洽,並說道:「我們需要住房,我希望它能進行,因為它能展現出一個不同的蓋住宅方式。我的意思是,市府完全在背後支持。對開發商來說,現在正是達成協議的時候。」

不過商辦轉住宅也不是政府一聲令下就可全民總動員的,還是有許多法規要調整,否則就不會有當初舊金山市府去查商辦轉住宅的鼻祖推特總部的事件發生,Aaron Peskin參事說:「我們將走出這些林林總總,然後看看市場能做些什麼。」是的,總是要走出去的,否則老是吵住房不夠,同時又存在著許多NIMBY,而且商辦閒置不妥善處理,引發的將是經濟危機而非地產危機了。

記者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