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邊境古城的廢棄修道院 之一   

出了哈德良長城,遊覽車直奔蘇格蘭。英國多雨,郊野比法國還要翠綠。英國多丘陵,公路在山間隨坡起伏,兩旁的芳草接天,山坡上到處可見點點白色,是可愛的綿羊在吃草。

蘇格蘭綠野上的綿羊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交界處

過了一山又一山,覽車又開始隨坡上山,老遠看到山丘頂上蘇格蘭的藍底白交叉國旗,邊界到了。山頂上滿山遍野的野花,黃白豔紫,搖曳生姿。邊界是這一帶的最高點,遠處的山巒一重重地在山坡下交錯,兩國交界處的風光竟是這般明媚旖旎。山頂上有塊巨石,一面刻著蘇格蘭,一面刻著英格蘭。過了這塊石頭就是蘇格蘭了。巨石邊有一位穿著蘇格蘭百折裙的老先生在那裡吹風笛,他說他每天都在這裡吹風笛,守護著蘇格蘭。既愛國又賣藝,有感於他的熱情,我們紛紛解囊。

先生與吹風笛的老人合影與界石前

        與英格蘭相比,蘇格蘭地廣人稀,邊界一帶連牧場也無。曠野無人,野草比英格蘭更嫩綠,一路上看到的湖泊河流也比較乾淨沒有汙染。蘇格蘭的自然風光比英格蘭更自然、更美。

傑德堡(Jedburgh)古堡遺韻

        翻過山不久,很快來到第一座邊境小城傑德堡。一路上導遊向我們解說傑德堡的歷史。別看小城荒僻,她卻是座歷史名城。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城不在大,有故事就值得一看。

美麗的英蘇邊境
傑德修道院

        遊覽車停在一條小溪旁,原來這條河就是傑德河,河對岸巍然立著有名的傑德修道院。小溪旁一片翠綠的草地上點綴著白色的野花,溪水清澈見底,溪旁野草茂密野花盛開。廢棄的修道院臨水而立,原來應該是很壯觀的一座修道院,是什麼原因不見了屋頂,只剩下空架子?除了我們這一車人,四下一個行人也沒有。停車場旁有一家很小的咖啡禮品店,店旁亦有公共廁所,感覺是中世紀留下來的荒郊野店。當年馬車載著遠來的旅客,在這裡休憩喝茶吃乾糧。我隨眾人排隊買了一杯咖啡,蘇格蘭的六月下旬,氣溫只有攝氏十六七度,在這樣一個場景,這樣的天氣,喝杯熱咖啡,聽導遊細說古今,特別能感受古往今來的時空變化。

傑德堡古鎮

       傑德堡只有四千多居民,這樣的一座小城市,實在不熱鬧。但在一千多年前,她原是皇家重鎮。九世紀時,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的主教,就看中此地開始興建教堂。十二世紀初蘇格蘭王大衛一世下令修建修道院,自1118年開工直至1147年才完成。大衛一世並在附近修建了傑德城堡做為皇家行宮。1285年蘇格蘭王亞歷山大三世在傑德修道院迎娶法國德魯(Dreux)侯爵之女。1566年蘇格蘭瑪麗女王在修道院不遠處建了座房子,在此做過短暫的停留。女王因為政治上的因素,重新回到愛丁堡,她雖然不曾久留,卻為城裡留下了另一座皇家別院。如今這座女王住宅,已改為博物館。傑德堡歷來受皇家青睞,可見古時的地位是多麼重要。

傑德堡的新教教堂

        當年修道院的院長地位非常崇高,他甚至應邀出席蘇格蘭國會會議並參與修憲。傑德堡位於直通首都愛丁堡的大路上。只要傑德堡守住,愛丁堡便可安然無恙。中世紀時,蘇格蘭邊境常與英格蘭發生戰爭,修道院數度在戰火中損毀,國王都下令重修。直到1560發生宗教改革,修道院不再維修,院中修士亦慢慢遣散,到了十九世紀末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直到二十世紀初國家才又重視這座修道院,列入歷史古跡,由蘇格蘭歷史環保局維護管理。

        如今的蘇格蘭信奉改革後的基督教,以長老會為主。教堂不再像中世紀時那麼龐大,規模都很小,不再有修士居住,純粹以做禮拜為主。修道院的對街,就蓋起了一座新的長老會教堂,取代了舊教堂的功能。

        英格蘭與蘇格蘭成為聯合王國後,國王日理萬機,忙著往倫敦跑。從此兩國不必打仗,再沒有國王重視這座小城。小城不再有繁榮發展的動力,至今還保持著古樸的樣貌。修道院只餘一座空殼子,伴著流不斷的河水,留與後人說興亡。(待續)

文圖/ 典樂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