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該買多少保額的壽險?

很多朋友買保險的時候,不知道計算保額,總在問:該買多少保額的壽險?那麼,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計算該買多少保額的壽險。

隨著大家保險意識的提升,壽險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壽險雖然是一次性給付類保險,它一旦理賠就是身故(或全殘)這樣的極端情況。因此這份保障更像是,一個人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最終生命價值的體現。

既然壽險這麼至關重要,那麼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到底需要多少保額的壽險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如果學會了自己測算保額,以後在壽險的選擇上也就更有底氣。

一般來說,壽險更針對於家庭頂樑柱、雙職工家庭、有房貸車貸等銀行債務的借款人。因此,下文是以中年人為第一視角進行壽險保額上的測算。要介紹的測算方法一共有四種。

1.生命價值法

第一個是生命價值法,顧名思義,是用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做依據,來考慮應該購買多少保險。

具體3個步驟:

1、估算年平均收入;

2、從年收入中扣除保險稅收,自我消費等費用,假設剩餘的這個收入全部貢獻給家人;

3、至退休年齡還應工作的年限,與剩餘可貢獻收入的乘積,就是你的生命價值。

公式:生命價值=可貢獻年收入×剩餘工作年限

舉例說明:

一個人30歲,假設其退休前年平均收入是10萬元,到60歲退休。而且,假設他年收入保持不變,平均年收入一半自己花掉,一半用於家人,即給家人花掉5萬元。這個人的生命價值則是:5萬元*(60歲-30歲)=150萬元。也就是說,這個人至少應該購買150萬元保額的壽險。當然,這種計算方法忽略了通貨膨脹,以及退休後的退休金收入。而且如果你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還要考慮家庭未來的支出,如孩子教育和父母贍養,以及有無大額貸款等。以上情況,這種算法都無法估算在內,因此,我們還準備了第二種測算方法。

2.家庭需求法

家庭需求法就是通過假定不幸現在發生,計算事故發生後家人生活所需費用總和。包含家人所需的生活費、教育費、贍養費、對外負債、喪葬費等,扣除現有資產,所得的缺額作為保額的粗略估算。

具體也是3個步驟:

1、確定目前的家庭總資產(包括儲蓄、有價證券、投資型房產,已有的人壽類保額,家庭其他成員未來的收入);

2、估算未來的家庭總負債(包括各類貸款,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金,老人的贍養費,家庭未來固定年限的基本生活費等);

3、計算兩者之差,就是你的家庭需求值,也就是壽險的保額。

公式:家庭需求=家庭總資產-家庭總負債

舉個例子:

還是30歲的這個人,夫妻雙方的家庭儲蓄合計40萬,理財投資20萬,無投資型房產和人壽保險等,雙方父母不再工作,女方配偶年收入8萬,預計到退休年齡還要再工作25年,配偶退休前的總收入可以達到200萬,那麼他的家庭總資產就是260萬。考慮到雙方老人有退休金,不用額外贍養費用,未來30年的家庭固定支出為10萬/年,那就是330萬,孩子教育30萬,無其他負債,總計需要360萬。

那麼壽險的保額至少要覆蓋到兩者之差,也就是100萬。這種測算方式可以輔助第一種測算方法,從而確保保額達到較為合理的範圍。但是以上這兩種測算方式,更適用於普通家庭。對於資產特別充沛,身價幾百萬,上千萬的家庭,參考性不大。

3.高淨值人士保額計算法

那麼,對於年收入100萬以上高淨值人群,有這樣一種保額的測算方法:

公式:高淨值人士保額=(個人年收入-個人年支出)/5%(銀行利息)

舉個例子:

一個人年收入200萬,花到自己身上50萬,剩下的150萬是給這個家庭創造的純利潤。

想要確保這個家庭經濟支柱無論在不在,都能給家庭150萬的,如果銀行利率是5%,需要存多少錢在銀行才能每年拿到150萬?

3000萬——這就是身價,是保額。

4.收入倍數法

又稱為“雙十法則”,指家庭需要的壽險保額約為家庭稅後收入的十倍,保費支出佔家庭稅後收入的十分之一。

第1個十:保險的保額一般是家庭稅後年收入的十倍。

其意義在於,確保發生變故時,缺少經濟收入的家庭在十年內生活水平不發生變化。

第2個十:每年的保費不大於家庭稅後年收入的10%。

保險屬於安全層面的需求,保險的初衷是風險的轉移,是為了更好的、無憂無慮的生活,過低的保費支出意味著不能帶來足夠的安全保障,而過高的保費又會給生活帶來較大壓力,與初衷背道而馳。

因此,保費支出不超過年收入的10%最為合適。其實5%—10%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對於一般家庭來說5%就合適了。

對於預算有限的家庭來說,可以購買定期壽險,比如說本來是要保終身的,可以選擇保到退休等,額度也能做高。現在大家知道如何計算該買多少保額的壽險了嗎?

文/黃曉東 408-466-0233 dhuang@elitefig.com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