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任何口罩都比沒有口罩好。但並非所有的口罩都是一樣的。
反口罩主義者辯稱,強迫某人戴口罩是對權利的侵犯,比如對自行決定什麼是可接受風險的權利的侵犯。然而,這和在頭盔規則生效前、不戴頭盔的摩托車騎手的觀點是一樣的。
然而,在口罩方面,侵權理由站不住腳。口罩的主要作用不是像頭盔那樣保護佩戴者,而是保護他人。如果你是COVID-19無症狀者,而你拒絕在公共場合戴口罩,你的身體就會成為一種生化武器。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說,公眾應該戴布質口罩,而不是醫用N95口罩和外科口罩。醫用N95口罩和外科口罩應該留給醫療工作者和急救人員。
那麼日常使用的最好和最差的布質口罩是什麼呢?
–大手帕是效果最差的。在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大手帕遮擋情況下咳嗽飛沫的傳播距離為3英尺7英寸,而沒有遮擋情況下咳嗽飛沫的傳播距離為8到12英尺。用一塊折疊成雙層的手帕捂著嘴是更有效的方法–它可以阻止飛沫超過1.25英尺。
–使用棉制口罩。織得很緊的100%純棉口罩效果很好。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研究員、ACS Nano上一項新研究合著者Christopher Zangmeister告訴NPR,與合成材料相比,微型棉纖維具有更三維的結構,這使得它們在攔截進入的顆粒物上更有效率。
–層數越多越好。兩層密織棉布已經很好,三層或三層以上那就更好。CDC建議至少三層織物,其中可以包括中間一層過濾材料。
–兩層之間有一個過濾袋的口罩提供更多保護。Stanford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Yi Cui告訴NPR,一個兩層密織棉質口罩本身可過濾掉約35%的小顆粒。但是,如果在口袋裏放一個由兩層帶電聚丙烯製成的篩檢程式,這個口罩的過濾效率可以翻一番至70%。聚丙烯也被稱為Oly fun(Walmart)和Sponbond品牌,有一個靜電電荷,可捕捉進出的顆粒。
–貼合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個布質口罩緊貼在你的臉上。如果口罩接觸皮膚的地方出現縫隙,其功效就會受到影響。相比正面前無褶口罩,折疊、褶皺和鴨嘴口罩讓更多空氣通過織物並減少兩側洩漏。
–頸套、管子或護目鏡從鼻子一直覆蓋到頸部,解決了漏氣問題。許多人覺得它們比口罩更舒服,因為它們沒有耳環或系帶。然而,它們通常是由聚酯和/或氨綸製成的,它們在過濾顆粒方面不如棉花。有些帶有篩檢程式。對於它們的投訴包括:夏天太熱,容易從鼻子滑落,篩檢程式不停留在嘴上。
–不要買帶排氣閥或呼氣閥的面罩。雖然通風孔使呼吸更容易,但卻無法達到口罩的目的,因為它們釋放出未經過濾的空氣,其中可能含有飛沫。工業級N95面罩設計用於煙霧或煙霧環境,通常有這些閥門。
越來越多的報導說,商店和其他企業禁止佩戴通風口罩的顧客進入。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要麼在上面再放一個口罩,要麼用膠帶或一個縫好的補片完全蓋住通風口。
–確保你的口罩可以洗。與醫用口罩不同,醫用口罩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布質口罩每次使用後都要清洗,直到織物或結構損壞到不能用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