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也許不是第一個,但應該是造成潮流的那一個,就是主張利用閒置不用的生財器具,以及撥出一點時間,來賺點正職以外的收入,所以當年主打的廣告標語「與我們駛進未來的夥伴」,所選的廣告夥伴角色就是一臉正派又需要點外快的老師,但如今這已不切實際了,也沒那麼浪漫了,因為正職越來越少,外快也越來越難賺,零工經濟(gig economy)不再是開玩笑,而是來真的。

 

零工經濟的定義各家都差不多,舉凡是公司不雇用正職員工,改採獨立工作者合約來從事短期彈性工作的人力市場,都可算是零工經濟,所以像老師下課後去開車賺外快屬於,年終假日購物季大賣場臨時聘的收銀員也算。2016年10月,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表的研究報告估算,美國約有5400到6800萬人從事零工,其中三成把它當喜愛選擇的主要收入來源,四成喜愛選擇來當外快收入,而不願意當零工卻迫不得已要當主要收入的比例14%,不願意卻又賺得只夠貼補的比例16%,可見至少兩年前就已出現這個趨勢,打零工過活漸成半數主流,快與賺外快貼補生活旗鼓相當。

 

另家股票上市的紐約線上投資公司Betterment,發表的2018年度報告指出,目前美國人力市場約有三分之一是零工,估計2020年時會達四成,且將現行正職職位轉成零工職業漸成企業趨勢。這些都是私人機構所做的研究分析,那麼官方報告又如何呢?通常會保守許多,但保守到與民間有點相反。聯邦勞工統計局(BLS)今年6月7日發表了睽違13年的《隨機性和替代性就業安排摘要》(Contingent and Alternative Employment Arrangements Summary),指出2017年有1650萬勞動力從事這官方版的零工經濟,其中不期待工作會長久的所謂「隨機性」勞動力,從2005年的4.9%下降到2017年的3.8%;包含獨立承包商、臨時工、為合約代理商工作以及隨傳隨到工作的「替代性」工作者,佔了2017年的10.1%勞動力,與2005年相比下降0.6%。

 

怎麼官方數據總共才15%不到,與大家感受到的差這麼多呢?Recode的Rani Molla便專文指出,BLS根本不知道真正的美國零工經濟到底有多大,因為它只統計「隨機性」與「替代性」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人,還有一大塊是賺外快的人,所以這一大塊非傳統就業,應包含零工當主業與零工賺外快兩者。

 

姑不論統計數字誰對誰錯,只要談到零工,呈現的似乎就是賺得很少的可憐人模樣,這裡當然要先撇開那些追求時間自由與生活自主的零工從業者,事實真的如此嗎?Uber司機或Airbnb房東往往只是名氣大,未必是零工主流,主流已是各行各業,像紐約的專業知識學習平台Gerson Lehrman Group,就宣稱他們的合約顧問多達六十萬人,幾乎與Lyft的七十萬合約司機差不多。而且這些各行各業的主流零工賺得也不像Uber司機那麼少那麼神秘兮兮,甚至比許多正職薪水還要多。

 

工作媒合網站The Job Network九月初就公布一項統計,看看有那些零工一年可賺七萬五以上,而且其中還有很多是不需要大學文憑的。首先列出來的是社交媒體助理,簡單說,只要臉書玩得很厲害,就可以幫一些公司經營它們的臉書官網,最高可每小時賺$30,比起當網約車司機可能要多得多;線上調研受訪者,回答企業專業人士的問題,幫他們解決客服或其它難題,就可每小時賺$37;內容編輯,對象可能是網頁或印刷物,最高可每小時$40。賺不少的零工還包括軟體工程師、爵士樂老師、私人家教與教學助理等,每小時$70 – $80 不是夢,另外翻譯也不錯,無論是文字或口譯,每小時$20至$50,當然最知名的還是Uber與Lyft司機,只是該網站也沒能估算出他們的收入。

 

BLS的樂觀數據備受批評的一點,就是沒將賺外快的那批人算進零工經濟,當然這也很值得討論,因為既然是賺外快,表示經濟支柱還是在正職本業,所以與那些真正靠打零工過活的人,經濟壓力和社會成本不可相提並論,這樣的官方觀點似乎也沒錯,但企業界還是比較傾向從寬不從嚴。零工網站Upwork首席執行長Stephane Kasriel說:「零工的定義是靈活的,而且人們選擇做零工的主要動力還是為了自由,所以我認為把自由工作者經濟看得盡可能寬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樣我們國家才能更有效率地,制定出更符合人力市場現況的政策。」

 

BLS的報告出爐當天,英國衛報記者在紐約街頭採訪一位Uber司機的看法,他說他不知道他倒底該算是「隨機性」還是「替代性」工作者,但他很確切知道他更像一位小企業主,只是他的上游公司Uber拿走了三成收入。所以工作定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零工們很想要個能照顧他們的政策。

 

記者 Pegasus J. Juan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