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36人罹難的屋崙幽靈船(Ghost Ship)大火,真實起火原因雖還在調查中,但商業用倉庫被違規改成住所,無疑是死傷慘重的法律面原因之一,就在政府為此「過猶不及」地補救之際,竟然於四個月不到的時間內,在西屋崙的San Pablo Avenue又發生多次違規未改善的住宅起火,造成四人死亡,而這棟公寓才在火災前三天,被消防檢查員找出十一項安全缺失,讓人深感屋崙不是惹上了瘟神,而是這個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到底怎麼了?
發生在東屋崙的幽靈船事件受害者多是窮年輕藝術家,所以引發出來的爭論除了倉庫改裝成住宅外,最主要的就是住不起灣區的議題,讓一個本是公共安全的法律問題,演變成居住正義的社會問題,所以市府搖擺於取締與縱容間,即使採折衷輔導,可能也不是一蹴可幾。3月27日發生致命四級火災的San Pablo Ave. 2551號,正是夾在這個兩難問題下的另個犧牲。它本來也是棟商業建物,2010年,市府允許屋主將之改成四十單位的過渡性住房,供戒毒患者、近無家可歸者及其他社會邊緣人臨時居住之用,也就是官方認可的可居住空間,但也就從此成為安全、衛生等檢查經常不認可的問題房子。
由近而遠,3月24日,消防檢查員進入這棟公寓,共開出了十一項嚴重消防缺失,包括使用電源延長線而不是牆壁插座,整棟建物需要滅火器、緊急照明與逃生出口指引,每個住房單位內要有煙霧偵測器,火災警報與灑水系統也要認證及能用等,但並未要求這公寓內提供住房的三個非牟利機構撤離或關閉,也未命令業主依州法來設個防火員,在改善完成前巡邏建物。即使如此,檢查員事實上就已於一個月前發出危險警告,要進去檢查但不得其門而入,3月18日再度發出檢查要求仍未果,直到火災前三天才進去,不過又按照屋崙的消防法,負責人有三十天時間做改善,但來不及了。
花三十天才進去做消防檢查,再花三十天讓負責人改善,安全進度以月來計算。住在現場正後方的ToNiya Scott-Smith說:「市府花太久時間了,真是可恥。人不應該這樣地死去,真像幽靈船的翻版。」路易斯安那州消防署長兼全國州消防署長協會主席Butch Browning說:「如果人處在危險狀態,政府就該採取更積極的作為。」對於一些救命的消防器材要花一個月才能弄好,他不可思議地說道:「到商店買一堆煙霧偵測器,然後裝在每個單位內,是只要花幾個鐘頭,日落前就能搞定的事。」前屋崙消防員及現任聯邦消防員Mark Grissom,看了檢查員的報告後指出,那棟建物應立即上報州消防署,並貼上紅標籤,他說:「滅火器和煙霧偵測器應在廿四小時內完成,它們對消防很有用,而且可以最低成本馬上做到。」
這棟公寓十七年間,相信至少有二十次違規。3月31日,市府公布的一些電郵更驚人,第一封的時間為1月8日,由消防隊長Richard Chew所發出的,他的隊員接獲那棟公寓緊急救護電話,才因此發現內部安全嚴重堪慮的情形。他在寫給大隊長Geoff Hunter的電郵中指出,消防員在三樓發現了一堆垃圾,一個沒作用的警報系統,以及一個逃生門被上掛鎖,所以寫道:「因威脅到生命安全,我建議我們考慮立即關閉這棟建築物。」
Hunter叫Chew剪斷掛鎖,然後轉此報告給主管消防檢查的代理副消防長Maria Sabatini,但她於1月9日的回覆信中卻說:「業主應該要清理垃圾,並給一段合理時間來修警報系統,三十天是恰當的。」
公布的電郵沒有顯示市府之後做了些什麼,直到2月25日消防員又接到那裡的緊急救護電話,也正是那位找出十一項缺失的消防檢查員第一次要去檢查的日子,之後便接上前述的弔詭故事了。
在這些電郵公開後,市長Libby Schaaf接受採訪時說:「對事情緊急的程度,以及缺乏電郵建議的協調性,感到很沮喪與關切。」但她稍早對該建物沒被立即關閉的質詢,堅稱那是基於專業人士的情報,而她不是位消防檢查員,並將電郵說的關閉建物,定調為只是建議。
消防檢查員通常可要求建物業主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缺失改善,但當有生命危險情況時,是可立即貼上紅標,命令住戶馬上搬遷。但Schaaf市長曾說過,幽靈船事件後,她很不願意這麼做,害怕低收入居民在這城市沒地方住。偏偏這場西屋崙公寓大火,受害者都是低收入戶。
不作為或作為不足的政府,可能比火災還更要命。這是一棟已被核准住人的中途之家,與幽靈船完全不同,且市府各單位也老早就知道這公寓問題叢叢,公權力卻因幽靈船事件後,在不安全居住與沒有居住輿論角力下,如同拔河繩子杵在中間不動,以拖待變的結果,就是四死七傷的慘劇。雖然目前推斷的起火原因,可能是二樓某房間內的蠟燭引起,但相信公權力未彰,才是造成這起悲劇的致命原因。
記者 / Pegasus J. 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