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電子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已經深入家家戶戶,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這些電子產品中,小到智能手機,大到電動汽車,有相當一部分使用可充電電池。據統計,平均每個家庭所擁有的使用可充電電池的電子產品已經超過10件。近幾十年來,半導體產品的性能大約每18個月翻一倍,可是可充電電池的主要性能容量和壽命大約每10年才翻一倍。這一剪刀差已經成為電子產品進一步普及的瓶頸,成了人們亟待解決又無可奈何的嚴重問題。

可充電電池面臨的第一個大問題是它的容量:筆記本電腦充滿電以後只能維持幾小時,智能手機常常難以維持一整天,而電動汽車最多也只能行駛350英里。為了了解可充電電池的容量問題,我們要簡單介紹一下它的工作原理。一個典型的可充電電池是由陽極、陰極以及兩者之間的化學物質——電解質組成的。充電的時候,依靠外部電源的電能把電子驅動到陰極,並且以化學能的形式存儲在電解質里;當陽極和陰極之間的電位差達到電池標稱值的時候,電池就充滿了。用電的時候,電解質里存儲的化學能轉換為電能,驅動陰極的電子流經外部電路(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電動汽車等等),達到陽極。當陽極和陰極之間的電位差降到下限的時候,電能就用完了。一個可充電電池在這個充電-放電周期中所釋放的能量稱為它的容量。可充電電池的容量性能是由材料和製造工藝決定的,用功率密度每公斤瓦特小時(Wh/kg)來計量。目前普遍使用的鋰離子(Lithium-ion)電池用多孔石墨製造陽極,用鈷、鎳、錳、鐵混合的金屬氧化物製造陰極,用一種鋰鹽溶液作為電解質,其功率密度大約為150 Wh/kg。也就是說,對同一種可充電電池來說,要增加容量必須增加體積,而這是袖珍式電子產品最難以實現的地方。

可充電電池面臨的第二個大問題是它的壽命。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台可充電的電子產品,使用一兩年以後感覺到每次充電以後可以使用的時間越來越短,電力越來越不足(比如小型吸塵器變得有氣無力),才兩三年就壽終正寢了。這是因為每充放電一次都會在電極表面留下少量的鋰分子。隨着時間的推移,電極表面的活性面積慢慢地減少,電池的內部電阻慢慢增大。於是,在放電的時候就有一部分電壓降在電極上,可以有效輸出的電流越來越低,直到完全沒有輸出。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可充電電池的壽命主要取決於它的材料和製造工藝,但是不正確的充放電模式也會縮短電池的壽命。電化學反應的本質決定,經常保持在20% – 80%的電壓範圍內使用會有助於保持較長時間的活力,延長壽命。特別要避免充滿電以後還繼續充電,比如許多人的筆記本電腦都是在一直不斷地充電。另外,向各位介紹一點小經驗:有時候你會發現手機充電很長時間,但是幾乎充不上去了。這時候你就乾脆不充了,等電池完全用完自動關機才充電,而且不間斷地一直充到100%,這時候電池就“復活”了。老朽已經用這種方法救活了2塊“假死”的手機電池。建議大家可以一個月左右做一次這种放電到0 再充電到 100%,但是也不要經常做。

可充電電池面臨的第三個大問題是它的安全性。前些時候,Samsung推出了新款智能手機Galaxy Note 7。它的一個吸引人的亮點是採用了一種新型電池,其容量遠遠超過其主要競爭對手iPhone 6S和7 Plus。不幸的是,這種手機上市不久就發生了一起爆炸,Samsung宣布召回和更換,可是更換的產品也不爭氣,最後被迫宣布Galaxy Note 7完全停產。那麼,為什麼有些電池會爆炸呢?前面說過,提高功率密度可以提高電池的容量。但是,提高功率密度有可能使電池溫度升高,如果超過80攝氏度,就進入所謂的“熱失控”,組件開始分解,有可能引起爆炸。鋰離子電池功率密度的理論值為280 Wh/kg,目前正在研發的高密度鋰離子電池主要是優化電池內部結構,在多孔物質中充滿活性物質,增加表面積,允許同時通過更多鋰離子,使得其功率密度大大高於150Wh/kg的水平。但是,這種電池用於散熱不良的便攜式電子設備還不夠安全。目前,雖然Samsung的新款智能手機中採用的是什麼類型的電池,爆炸的原因是什麼等等還是商業機密,不過專家估計很可能是屬於這一類問題。

可充電電池一直是許多國家的研發重點,主要是尋找新的材料和製造工藝。目前處於實驗室開發階段的新型化學電池技術包括鋰硫(lithium-sulphur)電池和鋰硅(lithium-silicon)電池。另一種很有希望的是固態電池,顧名思義是用固體物質取代電解液,其主要優勢是又可以回到使用鋰作為陽極材料,丟棄多孔碳陽極,從而減輕重量,提高功率密度,又可以避免鋰陽極與液體電解質泡在一起不安全的問題。另外,還有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使用鋅、鋰或鋁做材料的金屬空氣電池,但是價格很高,目前還只是在航天航空領域使用,估計在商業民用電子設備上使用將是20年以後的事情。

 

記者 湯毅堅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