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

用傻瓜相機成就攝影大師之夢

看到介紹羚羊峽谷,很被照片所吸引,終成行,過了把攝影大師的癮。

裝備:Costco買的200多元傻瓜數碼相機一部,10萬像素。
攝影技術:超初級,沒用過傻瓜相機以外的任何攝影設備。

地點:羚羊峽谷分上峽谷(upper canyon)和下峽谷(lower canyon),兩個峽谷僅一馬路之隔。上峽谷最早為人所發現,旅遊團多往此處,下峽谷相對參觀人數較少。與字面意思不同,上峽谷更深而短,下峽谷則淺且長。我去的是下峽谷。

時間:峽谷極窄,因而只有當太陽達到一定角度時,才可照到谷底,一般從中午可以開始參觀。日頭稍開始西斜時最好,早則光線過強,晚則黯淡無光。我於8月的下午3點下谷道,4點返回,去程照片效果顯然不如回程。需要注意的是,一下雨,地縫中便會積水成暗流,湍急且深,當天出發前一定要打電話確定天氣情況。戈壁中也是會下大雨的,我去的前一個週末,谷底便因一人多深的水而關閉。

導遊:進入羚羊峽谷要求必須有導遊帶領。可事先聯繫旅遊團,或在停車場隨當地導游進入。這裡是印第安保留區,導遊都是印第安人。大概時值暑假,大多是十幾歲的小伙子,人人彈一手好吉他,等候的時候,坐在戈壁中小棚子的陰影下,隨性地彈著既不輕快也不陰鬱的曲子。琴聲在灌草和黃沙中徜徉,配著他們年輕輕的臉,很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

 

與其稱之為峽谷,竊以為“地縫”二字更為貼切。遊客需拾階而“擠”下。穿行在狹窄的谷道中,驚嘆於造物主之神奇的同時,抓著相機隨便咔嚓,便有了一幅幅精美的照片。

 

陽光隨著不規則的谷頂射入,相機便令人驚喜地忠實記錄了這些晃眼的光影,如鳳凰,如飛瀑,如水波。

由於光線照射角度不同,同一種石頭,幻化出不同的色彩。由上往下,從明到暗,金黃、而後磚紅、而後黑紫。第一次感到,相機比眼睛好用。

透過岩層的折射,加上太陽在移動,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或僅僅是不同的角度,色彩便完全不同。

 

羚羊峽谷是由水蝕與風蝕合作的產物,在岩石上形成了波浪般的紋路,橫向的來自流水的切割,縱向的源於風沙的打磨,線條流暢柔和。溫婉的波紋刻畫在堅硬沁涼的岩石上,也只有大自然億萬年的水磨功夫才做得出除此完美的剛柔結合。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