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刻板印象說年輕世代,或乾脆更精準地說成年後到卅歲的Z世代年輕人,

好吃懶做愛躺平,不是草莓族便是啃老族,這樣的說法在去年萬事達卡的一項台灣調研被顛覆了,超過九成的他們可是會將收入放進投資的。鼓勵年輕人參與公民活動的加州非營利組織Power California最近一項調研也有類似發現,經濟問題才是現在的Z世代首要關心項目。

萬事達卡的發現是,在通膨壓力下,有七成受訪者說會減少非必要項目消費頻率以節省開支,59%受訪者則會透過理財等方式增加額外收入,57%會以平價品代替,43%會購買即期商品,另有25%會兼職增加收入,顯示Z世代不僅會節流也會開源。此外,有62%受訪者的固定支出超過總收入一半,剩下的29%運用在投資理財,21%則是非必要消費(以台灣為例,三不五時出國旅遊便是年輕人的非必要消費)。不過最大的發現是,打破年輕人是「月光族」的刻板印象,有94%的Z世代會將收入做投資理財,更有75%將兩成的收入放進理財。

而Power California的發現更貼近現實,2020年Z世代首要關心的警察濫權,2022年首要的槍枝暴力等社會議題,從2024年起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經濟民生。例如2024年的關心排序為通膨、住房、無家可歸、工作與槍枝暴力,到了2025年更推進到生活成本/通膨、住房、無家可歸、關稅與工作,然而在2020年會關心經濟方面的只有排第四的工作。

這個鼓勵年輕人出來投票的組織很訝異這樣的發現,執行副總Saa’un Bell解釋說:「與其說年輕人不關心社會問題,其實他們真的很關心,不如說是因為他們只能靠薪水度日。」他指出,讓年輕選民有動機的不是黨派恐慌,而是房租、薪資,以及每天為生存而奮鬥。他說:「到2028年,年輕的加州人,尤其是Z世代和老化的千禧代,將成為我們州最大的政治投票群體。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的議題,也正是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公民事務的議題。」

這項七月下旬發布的民調,是於今年春末對1890名年齡在18至30歲之間的加州人進行的,族裔分布拉美、黑人、亞太與白人。在前幾個關心項目中,通膨是大家都在乎的,只有白人顯得低些。不管族裔生活型態差異多少,加州Z世代年輕人共同面對了飆高的房租、生活成本變貴與停滯不前的薪資。八成的受訪者都說生活成本超越了他們的薪資成長速度,因此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是想離開加州,就是趕緊去找第二份工作。另外有26%的人還要支援家人或朋友,所以Z世代想躺平世道也不容他們躺平。在經濟壓力方面,21%的人會延遲帳單繳款,18%會在繳房租與繳帳單之間做選擇,還有18%會用信用卡繳帳單,而在這三點黑人受影響最大,亞太裔最小。

經濟壓力有多大,來自洛杉磯的19歲組織者Hazbelt Benito對民調發現深感認同,他說:「我希望成為我們社區變革的一分子,我希望幫助建立一個我們可以為傲的世界。目前,洛杉磯和舊金山的生活成本危機都很嚴重…這兩座城市都擁有豐富的多樣性,但我們許多人,尤其是有色人種的年輕人,正遭受經濟重創。」

來自Fresno的24歲環境和社會正義倡導者Kieshaun White也談到了他所住社區缺乏經濟機會的問題。他說:「住在Fresno的西南部,年輕人沒有太多經濟機會去從事我們社區裡非傳統的職業。大多數時候,我們幾乎被迫從事工廠和倉庫等工作。」

28歲的菲律賓正義倡導組織總監Daisy Maxion,談到了加州很進步的聲譽,與許多年輕人面臨的現實之間差距。她說:「我親眼目睹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行動,將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歸根結底,尤其是在灣區,以及我們秉持進步價值觀的領導層,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拯救我們…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我們必須自己把事做好。」

台灣的Z世代幾乎一定會做投資,加州的Z世代都在忙著做到收支平衡,某種程度上共同反映出一個心理健康與財務焦慮現象,更糟糕的是,這現象還一直持續著。在總統大選前一年,知名的全球性會計事務所永安(EY)發表了一篇報告,說超過五成的Z世代「極度擔憂錢不夠」,所以許多人為了維持生計而同時從事多份工作或副業,導致他們身心承受壓力和倦怠。

Maxion說:「我們只是厭倦了生存。我們不僅想生存下去,更想過上好日子,不用打三份工,也不用把四成薪水拿來付房租。」代代有本難唸的經,Z世代不草莓不躺平,甚至可能比任何一代都跑得累。

記者 Pegasus J. Juan

Related Posts

Blackstone收購舊金山Four Seasons
聖馬刁郡活動中心被指定為緊急管理場地
十二屆金山國際新概念電影節圓滿舉行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