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木下的脊梁》宣講會在都柏林舉行

以藝術宣講征服天堑的華工奇蹟。

11 月 16 日下午,由 Baobichen Foundation 主辦、舊金山東灣華人協會協辦的《枕木下的脊梁》宣講會,在舊金山灣區都柏林市圖書館會議室舉行,活動吸引近百位灣區民眾出席。

本次活動分享以繪畫叩問史實的寫生創作歷程與成果,並以藝術方式宣講鐵路華工的奇蹟。透過藝術語言,重新展現 156 年前美國契約華工鑿山開路、無畏艱險,以超凡的毅力與智慧、以血肉之軀鋪築橫貫美國的太平洋鐵路之壯闊景象。

活動由 SFMOA 旧金山美術館館長暨美國當代中國繪畫研究會會長黃薇主講。她展示自 2017 年起策劃《枕木下的脊梁》主題畫展的努力,從藝術視角回望當年華工修築中央太平洋鐵路的功績。她帶領懷抱使命感的藝術家團隊,沿著當年華工修築鐵軌的足跡踏查遺址,拼接歷史碎片,以現場寫生回應歷史的沉默。她強調,創作並非為悲情而畫,而是為了連結過去與當代,激發共同的記憶與情感。

作品年復一年精進,並多次於中美兩地美術館巡展,使華工的榮光逐漸獲得更多關注與尊重。宣講會現場亦展示部分作品。她表示:「枕木之下,是華工的脊樑;畫布之上,是我們的使命。」未來將持續以各種藝術形式紀念華工對美國發展的重要貢獻。

黃薇談到,藝術能使情感與歷史交融一體。她新建立 railmen.org「鐵道人」網站,將於網站上開放免費申請參加 2026 年度於舊金山舉辦的【枕木下的脊梁】藝術展覽與教育講座,並計畫同步推出架上畫展與 VR 虛擬實境,讓觀眾得以沉浸於畫作背後動人的故事。

活動現場更呈現跨世代的動人互動:一位 80 歲長者當場賦詩吟唱,感懷華工精神穿越時空的回響;多名孩童則以純真畫筆描繪他們心中「華工修鐵路」的圖像。一位旅美華裔醫生即席分享觀後感,以移民視角表示:「看見畫作,彷彿看到自己的來路。」

協辦方東灣華協也帶來自編的配樂詩《粗瓷大碗》,以多聲部混聲朗誦與領誦方式,娓娓道出當年華工遺留一只碗的故事。雪山峽谷中華工開山築路的立體畫面,在音樂中呼之欲出,令人震撼與動容。

活動亦播放《道釘傳奇》作者強頌今的部分錄音及話劇《沉默的道釘》插曲。整場宣講會以跨年齡、跨背景的參與形式,生動展現該項目深具的公共性與文化教育價值,令人回味。

圖文/錢承飛

Related Posts

朴菜筍燒肉
植物與風水:不宜栽種的樹木2
羅偉市長的「第二次機會」!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