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灣區,總會有滴落的雨水聲響起,推開窗櫺,也總會有鳥語與蟬鳴合奏的曲子閃進屋內,那是我最樂見的一幕。
曾經將蜂鳥與蟋蟀的合奏曲錄製下來,以備聆聽,可錄製效果總不理想,只因錄過的曲子缺少了原汁原味。
常常會想起幼時坐在自家芙蓉樹下,聽任雨水順著房頂與樹隙忽而猛烈、忽而緩慢地織成條條簾幕,然後落在院子的石磚上砸出一道道、一圈圈的漣漪。那時,我準會搬出小凳,坐在屋簷下靜靜地觀賞著雨水中的小蟲順著樹幹爬行,也會細細觀察落葉隨雨順風輕飄曼舞的樣子。此時在陣陣雨絲的滋潤下,腦海裡總會憑空增添些許詩意與空靈。有時無聊,也會自己隨便編一些亂七八糟的曲子,小聲地哼著,只為打發無用的時間。
灣區的雨季大多出現在12月到3月份之間。在那些日子裡,我總會感到心情格外興奮與惆悵。興奮的是我養的90多盆綠色肉類植物有了雨水的充分澆灌會變得更加鬱鬱蔥蔥英氣逼人,而雨季的漫長,也會讓我產生了不能去公園打牌、不能隨意到處閒逛的惆悵。每到雨季,孩子們都會千叮萬囑:「雨天盡量呆在家裡,路滑,千萬別跌倒。」是了,去年2月,正在公園裡打牌的我,因尿急如廁跑到眾牌友久等,便跑步去,跑步回,豈料老天爺突降急雨,當步行到滑梯後佈滿的木片地滑倒時,不小心行走。我先生立刻送我去附近醫院急診,好在無骨折無骨裂;又好在由於我們一直在繳納奧巴馬醫保費用,故原本500元的急診費,僅讓交了50美元。那一個多月,我都只能無奈地拄著行進,讓家人操盡了心。
雨季初看纏綿悱惻、詩意無盡,它讓碧樹茂盛、繁花似錦、芳草依依、萬物生長,但若老年人不願放慢腳步,還想像年輕人那樣步履匆匆、連跑帶顛,就不能在木片地與雨水的私語裡,慢慢品出老年人的歡清。
當我們在某個雨季的清晨,聽見屋頂滑落的雨聲,看到屋簷下的光影,忽然懂得應放緩腳步時,便會發現所謂雨季,從來不是沁人心脾的愉悅,而是光陰的漸行漸遠裡,本該慢慢打磨出的沉穩與耐心。
此時,門外的細雨又輕輕地滋潤著花兒草兒樹兒,過不多會兒,細雨又演繹成時近時遠的瓢潑大雨。它敲打在細石、花盆上,發出「叮叮咚咚」的奏鳴曲。我思忖良久,還是停止住內心想騎腳踏車去離我家4站地遠的咖啡屋的衝動。我很快地沏了一杯速溶咖啡,看著速溶咖啡在湯匙的攪拌下漸漸地舒展、蔓延,香味也緩緩溢出,我那心情也便隨之變得十分平和。即溶咖啡雖然不如手磨咖啡的味道純正濃鬱,但它同樣將帶著記憶的美味,融入每一滴雨、每一塊木、每一寸光陰、每一個心房裡。生活的樂趣其實根本無需刻意尋找,只要放慢腳步,用心品味,便會感覺到:它就藏在日常的點點滴滴裡,比如凌空而降的雨水。
雨還在時緊時慢小心翼翼地下著,鳥兒蟬兒也在漸行漸遠地私語著,我就這樣聞著花香,望著雨簾靜靜地盤腿小坐著,很像是畫中的一個將走到路的盡頭的一個過客。
文/汪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