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MRI腦掃描可預測老年癡呆風險

一項新研究表明,大腦中鐵水平可能是未來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警告信號。

高水準化學元素會增加腦毒素並引發神經退行性變,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尤其是它們與阿爾茨海默病標誌性病理的異常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相互作用時。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定量磁化率圖(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的特殊MRI技術可測量大腦鐵水平。

研究資深作者、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放射學副教授Xu Li在一份新聞稿中說:「QSM是過去十年開發的一種先進MRI技術,可高精度測量組織磁化率。」 

「QSM可檢測不同大腦區域鐵水平的微小差異,提供一種可靠且非侵入性的方法繪製和量化患者體內鐵,傳統MR方法無法做到這一點。」

研究人員表示,與PET掃描等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的傳統成像方法相比,QSM MRI是「非侵入性的,而且更具可負擔性」。

這種測量可幫助預測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認知能力下降,即使被測量的人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

在這項發表在雜誌Radiology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之前研究專案中158名認知功能未受損的參與者進行了MRI技術測試。

在7年半隨訪期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大腦兩個關鍵部位的鐵水平較高與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較高有關,這通常是阿爾茨海默癡呆症發展的前兆。

Li說:「我們研究的關鍵結論是,更高的大腦鐵水平,特別是在與記憶和學習相關的一些關鍵大腦區域(如我們的研究所示的內嗅皮層和殼核),與MCI風險高出兩到四倍和認知能力下降更快有關。」 

「這種大腦鐵水平變化可能會在記憶喪失前幾年-當時參與者認知仍然正常-進行測量。」

「使用QSM,我們發現一些記憶相關區域的大腦鐵水平較高,這些區域與發生認知障礙和更快認知衰退的風險較高有關,」Li說。「參與者有更高水準的澱粉樣蛋白疾病時,這種風險甚至更高。」

Li指出,這項研究確實存在局限性,例如,參與者人數較少。

他指出:「研究人群來自一個專門佇列,主要由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參與者組成,他們有很強的阿爾茨海默病家族史。」。

新聞稿稱,如果更大、更多樣化的研究證實這些發現,將這種MRI技術用於癡呆症風險較高的患者會得到支持。

他補充說,研究人員還希望使QSM技術在臨床實踐中更加標準化、更快、更廣泛地使用。

Li指出,雖然腦鐵與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並可能導致更快的認知能力下降,但它也是年輕時認知健康和神經發育的重要因素。 

他說:「目前正探索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鐵螯合療法(去除鐵),但效果仍不太清楚,需要更多研究。」。

這項研究得到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Imaging and Bioengineering、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支持。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