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支特大喇叭可以向所有父母已年老的華裔移民喊話,我說的會是:「你的父母不是笨蛋! 」
常聽到老父老母抱怨,說很怕向子女請教有關電腦和手機的問題。因為子女輕易就不耐煩,指點父母時說話又急又快,最常聽到就是:我不是都教過你了嗎?
近兩年則發現,除3C的問題,父母被子女責備笨,就是那些詐騙 Scam電話、傳訊、電郵、信件來襲之時,做爸媽的戰戰兢兢求助於孩子,年輕人會說:這就是詐騙啊,這樣明顯還看不出來嗎!
但你的父母真的是笨蛋嗎?
新移民父母有基本障礙就是英文不靈光。說洋文的詐騙來到,如何穿透字裡行間的陷阱是更大的考驗。
有次參加防詐騙的一場說明會,講員說,簡易辨別方法就是騙子的英文往往很差,文法常常有錯。他也要人仔細盯住字體裡如「i」 和「l」 的細微不同,因為那亦是詐騙集團常露馬腳的地方。但,新移民有這麼大的語言本事嗎?
令人不敢輕易就判定是詐騙是因為內容常是攸關生活的重要事。比如我的退休朋友接到通知說她使用medicare看病時有帳目出問題,必需要核實一些資料。但她並沒有去看過這個病,且對方居然在電話裡說的是中文,她與對方周旋了兩次才甩掉這幫騙徒。諷刺的是,她退休前從事的就是醫療行業。
就因事關醫保、監理所DMV、社安金、移民申請這些重要的事,總令人不敢一下子就認定是訛詐而能瀟灑離開。
人最無法瀟灑對待的事就是錢。華裔的聖他克拉拉縣議員李洲曉(Otto Lee)分享他住多倫多一位親戚的遭遇。親戚已八十五歲,一生都很節儉,有一天接到加拿大國稅局的通知,非常言之成理地要她繳納一大筆款項,老人竟也乖乖從命,就近到附近類似便利店的窗口就要去投錢,最後關頭才懸崖勒馬,李洲曉說,這親戚還是一位會計呢! 都會受騙。
官方數字指出,2024年有三成的美國人遭遇詐騙,財務損失達125億美元,六十五歲以上的耆老遇詐騙情況最多,但上當的人則各年齡層都有。能夠把錢追回來的僅占百分之四。
聖他克拉拉縣一位執法人員說,他們逮捕過詐騙集團裡負責到受騙者家中取錢的集團份子,他們搭著國內航班到各地按址取錢,被圈豬仔者乖乖把錢就交給來按門鈴的這些陌生人。得手後收錢歹徒得到八千美元酬勞,被捕後都說自己只是騙局裡不知情的一環,首腦藏在遙遠的亞洲,他們收錢辦事,對前後左右的事全不知情。
騙徒還很能設身處地從你的角度出發來行騙。知道大家都怕詐騙,他就說是來保護你的,要和你站在一起對付騙徒,要你把重要的資料給他。殊不知他才是來騙之人。筆者的同學利用網路替自己的歐洲之行訂旅館,但在旅程中接到電郵,說那個訂飯店的網站已被駭,為了防止她有損失,會有工作人員用另一社交網站傳表格給她填,只要填入信用卡資訊即可防止可能的損失。她照做之後發現可能有詐,這才直接和旅館聯絡詢問詳情,結果旅館答說查無此事,旅館系統並未被駭呀。這位同學急得把自己的信用卡作廢,重新申請。因為自己私人資訊已然外洩。
律師出身的李洲曉說,凡事向源頭查詢較為穩當,不要直接用騙徒附來的電話或者電郵址去追問,你要自己去找真正的源頭查問,也不要以為800號電話就一定是安全,這種號碼有錢即可申請。最簡單的辨識法就是如果送電郵來的根本只是私人的電郵址,極可能就有詐。
如果被詐,即使周末期間也不能拖,應報警並向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 舉報:www.ic3.gov
「方便是安全之敵(Convenience is the enemy of security.)」李洲曉說,如果貪圖方便省事,要達到安全無虞是不可能的,凡事不要急忙跳進去,弄清楚之後再行動,可減少受騙。
文/艾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