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喜歡讀書的我,沒有想到是在退休後因著眼疾才和讀書這事重逢的。

比如年輕時最愛推理小說,世界三大推理天王緣份各有深淺,這三位作家是柯南道爾(福爾摩斯)、克莉絲蒂( 名探 Poirot)以及日本的松本清張。來到美國,發現公共電視有著不少英國拍攝的柯南道爾及克莉絲蒂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得以接續前緣。

松本清張就沒辦法了,雖然我這年紀的人所接觸的頭幾部日本電影很可能就是松本清張的經典改拍的「砂之器」 ,且松本清張寫過八百多部作品,最高紀錄曾一次同時給十五家雜誌供稿,但譯成中文且在美國找得到的甚為有限。

但就在眼睛開刀這陣子,居然在YouTube上聽到一些(雖然不多)松本清張的有聲書。從網上看來並沒有朗讀者的姓名,視覺上配的則是漫畫,念書聲音尚能教人接受,幾乎沒有讀錯或跳動,或許是新科技幫助之下的產物?

松本清張的名作「天城山奇案」是我四十年前讀的,因故未曾看完,一直不知兇手是誰,沒想到是在相隔如此久遠後,從手機裡的YouTube裡「破案」的,而且兇手非常令人意外,卻又能夠很有說服力。

又比如十多年前台灣的話題連續劇「犀利人妻」,結局時女主角隋棠對想要復合的前夫溫昇豪說:「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 ,當時激揚起很多討論。我知那是大作家張愛玲的名句,但印象已模糊。也是在聽YouTube張愛玲長篇小說「半生緣」到最後,女主角顧曼楨和無緣的男友沈世鈞最後的對話裡,又原汁原味聽到自己四十年前看小說時感動過的:「我們回不去了….」 且發現這原句比起「犀利人妻」裡拾人牙慧的引用,可深刻多了。

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寫的長篇「傲慢與偏見」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多次,原著相同,換了演員、外景、取材重點就能吸引到新一群的觀眾,在人工智能AI的快速更新發展之下,新版本的「傲慢與偏見」 或許不必像過去那般要等好多年才會出現一種。

都說現代人都不看書了,紙本書不僅是夕陽工業,可能很快就暮色四合。事實是有的電子書買到手,按個鍵就有朗讀版,它能讀書給人聽,就像大報的電子版愈來愈多附有每篇稿子的朗讀版一樣,起初可能覺得聲音死板聽不慣,但對科技界來說,改善聲音品質只是雕蟲小技,說不定將來你若能提供出父母親一個聲音檔,AI就可以替你產製用母親慈祥的聲音來說書給你聽,每天伴你入眠。

我一位退休的牙醫朋友說,三國、水滸、西遊她都已用聽的追完,只剩紅樓夢尚未攻占了。她說不想聽台灣的什麼藍綠白三勢力對抗,也早已厭倦所謂名嘴來耍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感謝新科技帶給她娛樂天地和精神生活的一片樂土。

前年底回台灣要再回美國來,在出境的免稅店要把身上所餘的台幣花掉而買了Bose的高品質揚聲器,因為不想戴耳機,聽書時把揚聲器打開,能夠舒適地享受書的樂趣,至今覺得這是那次台灣之旅最心愛最有用的紀念品。

現代人滑手機、看電腦,都用眼過度,不妨由耳朵接棒,伴我們享有豐富的精神生活。你會發現,原來,書的樂趣未曾離開!

文/艾登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