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哩島核電廠事故可說是美國能源史上的一大傷痛,不但造成環境長期汙染,也讓許多電力公司能源政策轉向,
寧可選擇災害風險小些,但長時間來看卻是地球殺手的化石燃料,直到氣候變遷火燒眉頭,環保意識再度抬頭,太陽能與風能等綠能發電再成主流(指的是意識上的主流,而非發電量的主流)。但綠能所發的電得需要儲存,電池儲能設備又成為綠能下的環境議題。
Monterey縣參事Glenn Church說:「對於這個行業來說,這真是一起三哩島事件。如果綠能要成為未來的能源,那麼它就確實得要成為一種安全的能源。我們必須從中汲取教訓,確切需要對這裡發生的事情進行一場全面的獨立調查。」
參事指的是今年1月16日,位於該縣Moss Landing由Vistra Energy所屬的電池儲能系統(BESS)火災,因儲能的鋰電池模組燃燒會釋放出有毒的氟化氫氣體,加上重金屬隨著煙霧落到地面上,造成土壤、水源與家園汙染,所以當事故發生時,不但採取了居民疏散、道路封閉、學校關閉甚至廠區也要等到檢驗安全後才能讓人員進入清理。
住在Moss Landing一條船上的Bruce Thomas拒絕撤離,但表示這場火災讓他重新思考是否能住在發電廠附近。他說:「你不能這樣對待人類,已發生三起火災了,然後說:『哦,他們只是Moss Landers而已。』」
事故的BESS位於Moss Landing港的舊PG&E發電廠內,這座1950年代興建的火力發電廠隨著綠能興起而改建成電池儲能廠,內有數以萬計的鋰電池模塊組,是世界最大的BESS設施之一。然而鋰電池一旦燃燒,消防人員說只能讓它自己燒盡,因為根本無法撲滅,所以燃燒過程本身就是一場環境災害。
電池儲能是加州擴大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的關鍵,道理很簡單,夜間沒有太陽照射,風也不是一直在吹著,所以加州只能越來越依賴大型電池儲存廠來在白天捕捉電能,到了夜間再將其釋放到電網中,從而降低用電需求旺盛的炎熱夏季間發生停電的風險。
加州能源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加州的電池儲存量增加了七倍,從 2020年的1,474百萬瓦增加到2024年中期的10,383百萬瓦,一百萬瓦的電力足以為750戶家庭供一年用電。自2020年以來,電力公司在加州建造的大型電池儲能專案數量,除中國外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五年前,加州只有36座這樣的廠,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達到175座,還有數十座正在規劃或興建中。
但這些曾經發生火災的儲能廠,也越來越引起擬建新儲能廠的所在地官員擔憂,就像這次大火的Moss Landing廠便已經發生了四次火災。也有類似困擾的Morro Bay市長Carla Wixom說:「今天在Moss Landing所發生的狀況,正是過去幾年來我們社區所關注的問題。人們擔心火災及其後果,那電廠的對街便有一所高中,而且只有一條路進出。」
因為出事的Vistra曾提案在Morro Bay的前PG&E電廠中,興建一座600百萬瓦的電池儲能廠,但反對者於去年提出公投,結果以六成選民贊同反對者主張而封鎖了該案。Wixom表示,她與該市很多人也都支持綠能與電池儲能,但儲能廠建在大型太陽能發電廠旁的荒郊野外可能更適合。
去年夏天,聖地牙哥縣發生了兩起BESS火災,其中發生於五月中,由LS Power擁有的250 MW Getaway Energy Storage的那一起,整整燒了五天,被形容為世界最大的電池廠火災,讓聖地牙哥縣參事會一致通過一項BESS設置規範,限制住宅、學校和其它設施附近設置BESS。
「氣候友善」的電池儲能在加州已可說根深蒂固了,上述的175座BESS還是電力公司等公用事業體所設的,若再算住宅與一般企業自行設置的BESS,加州迄2024年已有153,980座,其儲電量達1647百萬瓦,而且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灣區與洛杉磯為最,那麼不會變成遍地埋著「三哩島」地雷嗎?
史丹佛大學環境工程教授Mark Jacobson表示,電池廠發生火災的情況很少見,為了幫助加州再生能源持續成長,它們的存在還是有必要的。他說:「我不認為這是一場災難,San Bruno才是一場災難。」他指的是2010年PG&E電廠的天然氣管路爆炸,造成所在的San Bruno縣有8人死亡,37所房屋被毀的事件。
是的,就死傷與財損來看,電池廠失火當然比不上野火或火力電廠大火,但就環境長期影響來看,有毒氣體與重金屬汙染的威脅未必低於放射線,尤其Moss Landing廠旁是一條河流、一塊溼地保護區與一塊州屬野生動物保護區,更別說出海口便是Monterey灣,那可是加州重要漁業區。「如果綠能想要成為未來,首先它要建立在是一個安全的能源上面。」言猶在耳。
記者 Pegasus J. 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