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灣區幾乎任何一個亞裔市場,你都可能會遇到Taylor Chow進口的產品,Taylor Chow是一家從亞洲各地採購食品的當地進口商。從醬油到罐頭食品,他的產品出現在該地區不同社區的市場的貨架。
Chow指著他在Oakland唐人街一個市場上的產品解釋道:「大部分的醬油和米粉。」
Chow主要從中國、香港、越南和臺灣進口食品,並將這些食品銷往整個地區的亞裔市場和餐館。但這些商品的成本正在上升,Chow表示,要保持價格在可承受範圍內變得越來越困難。
Chow說:「這個米粉條來自中國。在2018年前,它的售價不到一元。現在是2.39元。」
他預計這些米粉的價格很快超過3元。
Chow表示:「我們利潤非常薄。我們必須傳遞給消費者。消費者很快就會看到增長。」
除中國商品,來自越南的產品現在將面臨46%關稅,來自臺灣的產品將面臨32%關稅。Chow認為,這將導致消費者購買習慣和生意結果的重大轉變。
他解釋說:「消費者肯定會減少購買。這意味著我們業務將萎縮。」
許多市場老闆已在為這些影響做準備,其中一些老闆計畫現有庫存耗盡後提價。
Susan Lam是一家華裔市場老闆,她也擔心這對她生意產生影響。
Lam說:「他們會說,‘哇,你怎麼賣這麼貴?’我說,‘那麼,我們能做什麼?’我們(以更高價格購買)時,我們必須增加價格。」
對於小型本地市場來說,這些價格上漲可能是毀滅性的。Lam警告說,如果消費者開始減少購買,一些小商店可能被迫關閉。
這些提價對依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的影響將最嚴重。當地購物者Jennifer Chen談到她面臨的挑戰。
「我過去(一週)會購物兩三次。現在,只有一次。當然,你必須減少購物,」Chen說。「你的工資沒有增加。但你的雜貨增加50%,這是不可持續的。」
對於消費者和Chow這樣的進口商來說,未來都是不確定的,許多人都在為未來艱難時期做準備。
Chow說:「我感到難過,我感到無助。」
前方的道路似乎崎嶇不平,這種財務壓力對企業和購物者將持續多久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