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位新移民都為了一個美國夢,離鄉背井來到美國。幾十年過去,也看到很多新移民成功的例子。
1985年舊金山世界日報創立工商服務部,我是第一批工商記者,主要工作就是銷售報紙的廣告業務。剛進報社、經理的要求很高,當時是工作是每天7小時,每周上班五天半,每週開一次業務會議,檢討業績。達不到目標者就口頭警告,我那時因為業績壓力很大,也弄得胃潰瘍發作,而當時只是個20多歲的小伙子。

我記得,第一個廣告客戶是潮州中記麵家,老闆盧先生是越南華僑潮州人,新創業兩年,餐館位於San Jose 市中心,小小破舊的餐館每天擠滿排隊的客人。原因是一碗潮州麵,有蝦子、豬肉、牛肉丸、雞肉配上大豬骨、雞骨熬個幾小時的高湯、味道鮮美,一碗只賣$2.50。盧先生及盧太太每天辛勤的工作,在90年代,潮州中記麵家分店達15家之多、而且都選在灣區的重要的城市開設。
餐館賺了錢、由於需要大量的食材物料派送各分店,於是盧先生在聖荷西買地蓋了大型倉庫,自己使用一個單位,其他出租。並在沙加緬度與與合夥人購買了舊的購物商場,重新裝修後再出租,也成了後來幾年公司的大金雞母。但不是所有投資都成功的。由於前面的事業發展得很順利,銀行朋友鼓勵盧先生找地點興建新的購物商場,銀行會提供建設資金。於是盧先生開始在尋找適合的地點蓋商場,後來在Gilroy 的Home Depot. 隔壁及沙加緬度與同時各蓋了10萬呎的購物商場。沒想到,購物中心剛蓋好,就遇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新商場租不出去,每月的貸款卻需要繳給銀行。盧先生本想撐個幾年就恢復正常了。在市場慢慢恢復之時,商場出租情況沒有改進,最後只有忍痛割愛,幾年的商場貸款壓力,也讓盧先生損失了不少財力。盧先生是一位工作狂,直到現在每天都會跟車送貨,偶而會親自到店裡煮煮麵給客人吃。前兩天他送了一張我倆85年合照的老相片,看後,感觸很多,我們都曾年輕過。盧先生說: 他要活到老,做到老,這樣人生才有意義。
文/何百鍊
Wow, I could feel the nostalgia while reading this story Life’s trials and errors is what makes it a life fully lived. If everything always went perfectly, everyday would be the same. It’s inspiring to hear about your exper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