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金門大橋的機構發表聲明回應Nat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Safety Board(NTSB)最近一份報告。根據NTSB週四發佈的報告,這座標志性橋樑可能面臨在遭遇船隻撞擊時「未知」的坍塌風險。
作為對去年3月在Baltimore Harbor一艘貨船撞擊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導致坍塌事件調查的一部分NTSB發佈了這份報告。在報告中,NTSB表示六座灣區橋樑面臨類似撞擊坍塌風險,金門大橋是其中之一。
Golden Gate Bridg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District週五發表聲明稱,金門大橋完全符合所有州和聯邦法規,包括「聯邦橋樑檢查和評估要求」。
「金門大橋有西海岸所有橋樑中最強大船舶碰撞保護系統之一,」該機構表示。「金門大橋主跨長4200英尺,兩端各有兩座塔樓支撐。」
「北塔樓一半在陸地上,一半在水中,一艘大型船隻在撞擊碼頭前便會擱淺,」聲明說。「南塔樓錨定在水下基岩上,由延伸到海底的混凝土擋板保護。」
該區表示,擋板裝滿沙子,「類似於公路防撞桶」,在底部厚27英尺,在海面厚10英尺。
然而,「鑒於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坍塌悲劇」,該區表示,今年初它聘請一名顧問評估南塔樓擋板系統的「船舶碰撞結構能力」。
該區表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向聯邦公路管理局提交研究結果。
NTSB報告中提到的其他風險灣區橋樑是:Richmond-San Rafael Bridge;Carquinez Bridge;Benicia-Martinez Bridge;Antioch Bridge;以及San Mateo-Hayward Bridge。
值得指出的是,San Francisco Bay Bridge和Dumbarton Bridge沒有出現在NTSB報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