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可以引起唇皰疹和熱水泡。它也可能是理解癌症的關鍵。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Deepak Shukla博士花了30年時間研究一種無處不在的病毒-單純皰疹1型。據估計,這種病毒影響全球80%人口。現在,Deepak Shukla博士和他的團隊表示,他們的發現可能適用於另一種影響數百萬人的疾病。
Shukla說:「皰疹是一種安靜的病毒。它安靜地喜歡生活在我們神經元中。」
皰疹隱藏在延伸到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三叉神經中,通常產生感冒瘡或發燒水泡。它通過眼淚和唾液傳播。壓力和免疫系統受損會重新啟動皰疹。
Shukla說:「因此,在試圖在我們神經元中複製的病毒和試圖抑制它的宿主系統之間,一直進行戰鬥。」
為確定皰疹從眼睛或鼻子傳播時的影響,研究團隊將病毒直接注射到小鼠鼻腔中。
Shukla說:「病毒對小鼠大腦造成嚴重破壞,引起一堆神經元死亡或發炎,而這些神經元可能是所有不同類型的神經元。」
皰疹病毒對大腦的影響改變動物行為-小鼠感到焦慮,並出現運動障礙和認知問題。
Shukla說:「我們在(小鼠)身上發現的是一種極端的可能性,但隨著時間推移,由於病毒隱藏在我們神經元中並且會定期重新啟動,類似情況也可能發生在人身上。」
一種名為肝素酶的特定酶在誘導大腦損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它是已知的在不同形式癌症中增加的同一種酶。
Shukla說:「不僅僅是簡單的癌症,而且還有癌症的轉移形式……其中多數都有高水準肝素酶。」
肝素酶保護細胞免於死亡-這對健康細胞是好事。但是細胞被感染時,它也想要生存。這就是肝素酶和皰疹似乎共同促進傳播的地方。癌症細胞可能也是如此。Shukla說,肝素酶不存在時,有一個有趣發現。
「根本不產生肝素酶的動物,」他說。「它們很好,沒有任何問題-病毒數量相同,感染率相同。」
Shukla說,最終目標是教肝素酶區分好細胞和壞細胞。
下一步是開發一種無毒肝素酶抑制劑,它們首先可在動物身上測試,最終在人類身上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