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研究:攝水不足與衰老有關聯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一項研究表明,攝入水分不足的人患慢性病風險更大,並且更可能在一個更年輕的年齡死亡。

這項發表於2023年的研究受到NIH科學家團隊先前研究長期限水對小鼠健康影響的啟發。2019年這項研究發現,長期使得小鼠攝入水分不足會使它們壽命縮短約6個月-相當於人15年壽命。

因此,這項後續研究旨在探索人體最佳水分攝入是否會影響健康和衰老。為此,研究團隊查看1980年代末開始的一項長期心臟健康研究的數據。這些數據包括15000多名參與者,平均隨訪時間超25年。

作為水分攝入替代指標,研究人員觀察血液樣本中血清鈉水準。長期以來,這一直被認為是在健康人群中衡量人體水分狀況的有效方法,正常血清鈉水準在135至146 mmol/l之間。長期脫水可能與較高血清鈉水準有關。

研究發現,血清鈉水準高於142 mmol/l的參與者與更快的生物衰老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更具體地說,血清鈉水準高於142 mmol/l的參與者,其生物學年齡比實際年齡大15%。在血清鈉水準高於144mmol/l的人群中,這一數值躍升至50%。

在慢性疾病方面,血清鈉水準高於142 mmol/l與心力衰竭、糖尿病和癡呆症等慢性疾病風險增加64%相關。與血清鈉水準最低的人相比,血清鈉水準最高的人(144.5-146 mmol/l)過早死亡可能性高21%。

當然,相關性並不一定意味著因果關係。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發現不能直接表明長期水分攝入減少會導致壽命縮短。

但研究人員指出,的確一些實驗室證據表明低水準水分攝入會引發動物和人類細胞衰老的跡象。這些研究表明,血清鈉增加會導致與加速衰老相關的促炎活性和DNA損傷。因此,至少可假設長期次優水分攝入會導致與年齡相關的疾病。

2024年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發現,「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將諸如血漿加壓素升高、鈉處於正常範圍的上限、尿量低和尿滲透壓高之類的水分攝入不足標誌物與慢性疾病未來發展和過早死亡等不良健康後果的風險增加聯繫起來。」

2023年NIH研究的合著者Natalia Dmitrieva表示,血清鈉水準高於142 mmol/l的人可能會從增加水分攝入量中受益。一些估計表明,約50%的人沒有達到每日推薦的水分攝入量。因此,根據Dmitrieva,如果進一步研究能驗證攝入水分與整體健康之間的這種關聯,那麼這種簡單的干預措施可能對全球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在全球範圍內,這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Dmitrieva解釋說。「體內水分攝入降低是血清鈉增加的最常見因素,因此,研究結果表明,保持充足水分可減緩衰老過程以及預防或延緩慢性疾病。」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雜誌eBioMedicine上。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