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數位金融服務看起來像銀行,做起來也像銀行,但它們卻不是銀行。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不通知的情況下關閉用戶帳號,或者當用戶想對詐騙提出異議時,很難聯繫到相關部門。
不過這種情形即將改變:聯邦消費金融保護局(CFPB)剛剛定出規矩,所有處理大量交易的數位服務,都應該受到類似銀行的監管。該局將在不正確交易、詐欺活動、資料隱私等方面獲得新的權力來執法。
誰將會受到新規定的約束呢?相當多的公司,因為CFPB的目標是每年處理超過 五千萬筆交易的支付錢包和轉帳應用程式,這意味著Apple Pay、Cash App、Google Pay、PayPal、Venmo…都將被列管。
雖然這是一個重大改變,但新規定並不標誌著社交網路上加密貨幣詐騙的結束,因為CFPB已決定將其範圍限制為以美元進行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