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城市官員在市政廳臺階上宣佈5月為National Hepatitis Awareness Month。根據CDC,乙型肝炎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傳染病死亡原因。
在全國範圍內,加州是全國慢性乙肝和乙肝相關肝癌負擔最高的地區。
多數肝炎患者沒有症狀,也不知道自己被感染,因為症狀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才顯現。據城市官員,目前估計81000名灣區居民患有乙肝,「但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感染了乙肝。」
根據CDC,全國亞裔美國人、太平洋島民和非裔美國人患丙型肝炎風險增加。CDC稱,在加州,估計88%慢性乙肝患者是亞裔或太平洋島民。
代表San Francisco Sunset區的監事Joel Engardio說:「乙型肝炎對亞裔美國人影響尤為嚴重。只有6%美國人口是AAPI,但這6%占乙肝患者58%。」
「作為全國AAPI人口最多城市之一,San Francisco必須將乙肝意識作為公共健康優先事項。」
乙肝是一種潛在的危及生命的肝臟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CDC稱,每年有超過80萬人死亡,其中25%慢性乙肝轉化為癌症。
2006年,San Francisco是第一個創建社區乙肝病毒教育和宣傳模式的城市,該模式得到聯邦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認可。
最近,加州公共衛生部(CDPH)向North East Medical Services (NEMS)、SF Hep B Free Bay Area、SF AIDS Health Foundation和Chinese Hospital撥款300多萬元,加強在灣區消除肝炎的努力。
Engardio說:「二十年前,每10名亞裔美國人中一人患有乙肝。如今,這一數字是每12人中1人患有乙肝。這就是進步。它給了我們希望。但我們還有工作要做。我們需要更多幫助來完成這項工作,並在San Francisco和世界各地結束乙肝。」
在最近捐贈的助力下,這些組織旨在採取一種方法篩查所有成年人,為所有易感人群接種疫苗,並每六個月對所有慢性HBV患者進行常規實驗室和腹部成像監測。
除了SF Hep B Free Bay Area,NEMS計畫覆蓋至少20000名可能感染乙肝但不知道自己診斷結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