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腸道細胞模型顯示高劑量的漱口劑成分會損害腸道健康後,新的研究對洗碗洗滌劑中使用的某些化學物質的安全性也提出質疑。
商用洗碗機旨在實現最大效率,用清潔劑清洗髒餐盤,然後用最少的水持續幾分鐘沖洗兩個快速迴圈。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展開一項新研究,旨在調查:這些商用洗碗機完成一個迴圈後,餐盤上到底殘留多少化學物質?以及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腸道組織會產生什麼影響?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在許多家電中,沒有額外清洗迴圈去除殘餘沖洗助劑,」University of Zurich瑞士過敏和哮喘研究所所長Cezmi Akdis表示。「這意味著潛在的有毒物質會留在餐盤上,然後留在那裏幹掉。」
利用新的類器官技術(可以生成類似於各種人體器官的三維細胞結構),研究人員研究不同洗滌劑化學物質對腸道的影響。結果顯示,這些化學物質對基因造成明顯改變,「涉及細胞存活、上皮屏障、細胞因數信號傳導和代謝」。
研究人員根據造成損害的特定化學物質,確定罪魁禍首是醇乙氧基化物。這些化學物質通常用於洗滌劑和表面清潔劑,以幫助清除家用物品中的碎屑。
既往研究認為醇乙氧基化物對人體細胞無毒,也沒有證據表明醇乙氧基化物致癌或致突變。這是第一項表明醇乙氧基化物可能對腸道細胞產生有害影響的研究。
就餐盤殘留化學物質濃度而言,研究人員發現,對腸道細胞的最大損害來自於其稀釋度為1:10000的醇乙氧基化物。研究指出,家用洗碗機傾向於使用更多的水和更長的洗滌迴圈,稀釋係數計算為1:80000。因此,研究人員更關注稀釋係數小至1:2000的短迴圈商用洗碗機。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對人體腸道的任何實際損害都是假設的。根據Akdis,研究中發現的醇乙氧基化物對腸細胞的影響可能會引發人類一些炎症性疾病。
「我們發現的這種效應可能標誌著腸道上皮層破壞的開始,並引發許多慢性疾病的發作,」Akdis說。「告知公眾這種風險很重要,因為醇乙氧基化物似乎常用於商用洗碗機。」
最終,研究人員建議迫切需要對醇乙氧基化物的健康影響進行進一步研究。雖然個人在餐廳等商業環境中評估餐盤化學殘留物可能很困難,但確保家中餐盤沒有洗滌劑殘留物是可能的。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