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回到台灣最愛談吃也必然談吃,原因不外乎滿眼所見都是吃,商業大街上是大店,巷弄內是家庭店或攤位,反正只要兩條街弄相接,

你覺得不太可能開店的地方(尚不及美國主浴室大的空間),也有辦法開店。吃的項目琳瑯滿目,不被這些吸引需要非凡毅力,下面是一些我的小體驗。

1. 鼎泰豐Tapa

在台北有八家,我們去新生店,它完美的服務包括:服務人員一波又一波,我分不清倒底有多少人在服務我這五人桌;給食客置皮包的袋子還增添布蓋,增加隱私性;專人替我們分菜。服務真是到家,超過客人的期待。

食物仍然精緻美味,但份量也很精緻,盤的份量變成碟的份量,以前所謂的盤菜,如四季豆、醉雞、茄子等,大筷子夾兩次就碟空了。所謂主食幾乎變邊點,如牛肉麵,炒飯等,服務人員很好,幫我們把主食分成五份,我本想不必了,一人挖一湯匙也就解決了,事後一看,把小碗牛肉麵平均裝在更小的碗內,湯、肉、麵均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註,我是和一位董事長前去,不知是否得到特別關注)

小籠包方面,我說點一籠十個,服務生說五個就好,我有些不解,他說:「一個一個慢慢品味。」好吧!聽你的。端上來,籠蓋一掀開,熱氣騰騰之下,五個小籠包大方俐落地躺在大竹籠內,彼此遙望,我不明白其中的邏輯,分離的包子,會比擠在一起的包子好吃嗎?

我們點了六、七個菜,小盤小碗一大堆,收碗換碗又來一些人,我想,洗這些餐具要花多少功夫?結賬約五千台幣,以食物品質和服務來說,頗為合理。這是鼎泰豐特色,就是要精緻,可是我在想,在人力循環上,是不是可以做得更環保一點?

西班牙的小碟菜稱為Tapa,鼎泰豐的食物份量少,是否也在tapa化?

2. 編織包和水煎包

在國貿大樓的34層,開了一家名人坊,是香港品牌的移植,很高檔,週五晚上,包廂全訂滿了,若不是董事長是常客,找人「關說」才得到一間。

在包括乳豬、排翅湯等美味中,「編織包」很突出,用油酥劃出細格,上下交叉,還特地做了一條細提帶,真是挖空心思,裡面是細碎的鴨肝和菇類,烘焙內夾有濕潤的美味,的確是口感上的新開發,味道也很好。

美味無止無盡,早超過了味蕾所需,高級主廚不斷在食材搭配、烹調方法、及視覺、擺盤上做變化,挑戰我們的傳統認知,這代表人們創新的願望和努力,在食物的演變上是需要的,更是經濟所需。但哪一款真正能留芳百世還不知道

在高等餐飲的另一端,是已証明留芳百世的傳統味,小籠包已被鼎泰豐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他的近親水煎包仍然在街頭徘徊,這裡我要介紹在一家超商前面擺攤的夫婦。

他們至少已在同一位置擺攤十多年了,用得仍是需要多加擦拭的老電風扇,先前剁好的菜、肉,包在塑膠袋裡,再置於水桶中。一個火爐,一把擀麵棍,一雙筷子,兩雙手以及一個放錢的鐵盒,就是他們的全部營生工具。他們一週只來幾個早上,九點左右開賣,一下子就排起人龍,中午準時收攤。他們忙得沒有時間看任何人,這樣的夫妻檔小攤,在任何巷弄都有。

他們的辛苦可想而知,然而看到那個價位我更心酸了,韭菜餡和高麗菜餡每個只賣22元台幣 ,我很想跟他們說你們為什麼不加到25元呢,皮薄多汁的現場手工水煎包也不是想吃就有,25元人們還是會來買。

            這樣的中年夫妻檔我看過好幾對。如在市場內賣眷村菜的那對,香干肉絲的豆干總是切得那麼細。一度被捧得很紅的民生炒飯,我問先生幾十年炒下來有沒有職業傷害,他說要用技巧,否則手早廢了,並感嘆年輕人不會再學這種費勞力的手藝。最嚇我一跳的,是居然在街頭遇見小時常吃的爆米花。

        拌糖漿,裝料,「嘭!」的一聲,一切如舊,我原以為機器是他們爺爺奶奶留下來的,沒想到竟然是買的。「有人賣這種機器?」「當然有啊!」老板娘在忙碌中抽空回答。他們每隔兩週來此一次,買的人不少,有花生口味及無花生口味的,三大塊一包70元。

            保留傳統口味是一個文化必須做的傳承,可是我沒想到又笨又重的爆米機器仍然被人留戀。在眾多甜口味中,台灣早期穿街走巷的爆米零食仍然受到青睞。

        這些都見証市井小民辛苦的營生,這和編織包的世界絶然不同,但由新美味和舊美味得到的幸福感則一致。我這次回台,只吃傳統菜肴,西式的,新式的都不吃(除非董事長請),為保留傳統美味盡一分力。

文/ Hijewel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