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虎年來了!先向各位讀者恭賀虎年新春快樂。今年元旦,有些僑胞向親友祝賀新年時,紛紛表示告別牛年、迎接虎年。但公曆1月1日非虎年之始,農曆新年大年初一(今年為公曆2月1日)才是虎年第一天。
辭舊迎新之際,儘管面臨著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但心中還是有很多的喜悅:冬天慢慢過去,春天即將到來;許多樹木將抽出嫩綠的新芽;灣區的許多地方,野外的平地和山坡上,乃至每家每戶的前庭後院,各種各樣的花朵將會在人們面前爭妍鬥豔。
懷著迎接新春的心情,也憧憬著新的希望:期待疫情早日過去;目前這場世紀大瘟疫不再殺戮生命;每個人都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去年新年之時,特別是隨著1月新政府開始執政,曾滿心希望2021年能扼制疫情,還我們一個天下太平的世界,沒想到疫情卻愈來愈嚴重,新冠肺炎病毒也先演變出Delta變種,繼而再演變出另一個變種Omicron,每次都令我們猝不及防,許多原訂的活動也因之取消。
撰寫此文時,美國確診病例逾6,500萬;因疫死亡人數逾85萬。太可怕!更令人傷心。
家有小孩上中小學的父母可能有很多糾結:to be or not to be ? 到底讓孩子到校園上課,還是要求學校讓孩子在家上網課?
對我個人而言,前段時間生活似乎慢慢「正常」,多次和朋友到餐館吃飯聊天;較多地到一些超市或大賣場如Costco買東西,或逛逛購物中心等;甚至開車到太浩湖、南加州以及北灣的一些小城市,住幾天或一個星期,隨興所至,到處看看、玩玩、吃吃,渡個小假。
Delta和Omicron相斷出現後,又回到疫情開始之時的謹慎:餐館不去了;儘量少到超市,如果不得不去購買生活必須品和食物等,也儘量在一大早開門之時去,那個時間顧客比較少;仍有出行的衝動,但權衡再三,還是放棄了。
這兩年來也一直心存希望,盼疫情早日過去,可以出國旅行。但一些朋友的慘痛例子告訴我:這個時候出國,無疑是自找麻煩、自找罪受。除非必要,還是乖乖待在家裡罷。
討論新冠肺炎,免不了說到打疫苗。我的朋友和親戚中,都有人不願意注射疫苗。我從不因為打或不打疫苗和任何人爭論,尊重個人選擇。我則是補強針(booster shot)都打過了。最近又從使用普通口罩,改為使用N95口罩。
我曾在街上遇到一位看上去像神父的人,勸我不要用口罩。他用開玩笑的口吻對我說:「你在折磨你的耳朵。」
美聯社等機構最近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68%的受訪者認為經濟問題最重要;認為疫情問題重要的受訪者為37%。去年同期的調查,認為疫情問題嚴重者達53%。
坦白說,這個民意調查結果令我有點吃驚。我覺得,現在的很多問題,包括經濟問題,根源在新冠疫情。如果疫情結束,老百姓的生活恢復正常,各種消費行為也恢復正常,經濟也會隨之慢慢恢復。
據無黨派網站USAFacts 的數字,美國人民的消費,佔全年國民經濟總產值(GDP)的七成呢。
春天快到了,至少,可以開車去踏青,呼吸春天的氣息,欣賞春天帶來的鮮花和美好景色。
虎年春節的願望:各位讀者健康平安、世界早日擺脫新冠肺炎。
作者/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