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想去太浩湖露營可能準備動作要加快了,否則不但沒位子紮營,連看個湖都有困難,因為經過去年的經驗學習,太浩湖已成為「避疫勝地」,何況加上避暑,豈不會是勝地中的勝地?
太浩湖盆地露營地公私營總共大約兩千個,而每年去那裡的遊客數在兩千四百萬上下,這是歷年來的平均數,若考慮到「避疫」,應該要多個幾成甚至上倍的人數。當然這些人不可能都是去露營的,但只要有萬分之一的比例,露營地就會通通爆滿。太浩湖盆地管理局發言人Lisa Herron說:「(太浩湖)盆地的國家森林露營區的營地預約一直很受歡迎,但多年來,尤其是去年夏天,我們看到營地預訂的受歡迎程度在增加,我們真心期待這種趨勢今年也能持續下去。」

做為一個旅遊區的主管機關,當然真心期待趨勢延續下去,因為這是業績。不過不只當地人已受不了,連露營客也受不了了,因為營地預約已從秒計競爭延續成毫秒計,機率是以樂透算,原住在太浩湖西岸的《舊金山紀事報》記者Julie Brown用她的訂位經驗證實了這種概率。大部分的太浩湖營地預約是從六個月前開放,所以她說一開放就馬上訂,且從早上7:59便已在電腦前全神貫注地預備,網頁全開,只等八點整一到馬上點擊刷新,但她連續六天都差幾秒鐘而敗北。她說有一天最接近成功,就是預約可否呈現綠燈,她馬上點擊進去,然後按下預約鍵,動作應該流暢熟練,但網頁卻出現營地已被預約,有人比她快了那麼幾毫秒,她說:「時間甚至還沒到早上8:01。我轟然地闔上電腦,然後大叫一聲。我的耐心已在這幾天磨光了。」
她可能忘記了中樂透是得要準備數十年的耐心,想興致來了隨手買一張便中千萬元,那是神話或者樂透公司促銷的噱頭。但是去太浩湖露個營需要準備數十年的耐心嗎?不知道,只知道那裡永遠是個熱門地,連房地產破千萬在賣的都有好幾戶,而且快要不分季節地貴了。
熱門的還有垃圾,隨著夏季來臨,太浩湖盆地的雪即將融化,過去很少討論到的冬季垃圾汙染湖水問題,今年已成個大議題。太浩湖一年四季都有垃圾問題,為何獨提冬季來談呢?它的分量不會是最多的,但可能是最看不見的,因為遊客隨手一丟,沒多久就被雪埋了,即使有義工來清理,也無法清到埋在雪下的垃圾,等到了雪融化,這些垃圾便隨著雪水流進湖裡,各種明顯可見的垃圾就不用說了,那碎裂成細微顆粒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才是生態浩劫。
Spooner Summit是著名的玩雪勝地,除了傳統的堆雪人外,多數人來此就是為了玩花招百出的雪橇,然而商品化的雪橇絕不會是愛斯基摩人的木頭雪橇,全是塑膠製品,而人多了就難免有意外,不是彼此相撞就是自撞岩石、樹木或高速撞進雪堆中,然後這些塑膠雪橇變成一堆塑膠碎片。有公德心的人會把碎片撿乾淨,沒的人自然就是照顧自己傷勢都來不及了,那有空去管那些碎片,所以遺棄在現場任雪埋,隔年春天雪融後跟著爛泥巴水流進湖中。
Jen Dawn長期在這地方義務清潔環境,所以雪融之後的最重要工作,便是組織團隊來撿拾露出來的雪橇碎片和保麗龍食物容器等各種不會自然分解的垃圾,她說:「我們真的覺得已被徹底打敗,我是說有成千上萬的雪橇碎片。裝熱巧克力的保麗龍杯數以百計。還有當你買一副新手套時,把左右手連在一起的塑膠固定夾,大約兩百多個。」
UC Davis的研究團隊發現太浩湖已有塑膠微粒,這是垃圾的最下游產物,也是對生態影響最大的,它們會進入食物鏈,或者在湖水中產生化學變化,在湖中浸出化學物質,最後輾轉進飲用水中。而塑膠微粒的來源絕不會只有雪橇,相信這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塑膠包裝與其它塑膠製品才是大宗,甚至連輪胎都有,Dawn說她就撿過一顆工業用輪胎。太浩湖很有規模的環保團體League To Save Lake Tahoe,旗下的清潔大隊Tahoe Blue Crew,於2019年總共撿了45,732件塑膠、超過三千坨狗屎與多達兩萬六千根菸蒂,今年光到四月初,他們就已經收集了2,732磅垃圾,以容量來算,高達5,684加侖,而這還不是太浩湖的旺季呢。
為何太浩湖有那麼多垃圾,遊客數比全美前三大國家公園相加都還要多是主因,但Tahoe Blue Crew認為遊客沒有把這裡當自己的地方、以為總會有人來幫他們清理和丟一點點垃圾沒關係的心理是催化主因成災的幫兇,太浩湖經過去年的「避疫」大浩劫後,環境生態就等著雪融後來檢視,看看缺德是否比瘟疫更蹂躪這個世界。
記者 Pegasus J. 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