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一種通常被稱為味精的食品添加劑,幾十年來一直是一種有爭議的成分。

有人稱對味精的過敏會導致頭痛或其他問題,但事實上,這可能只是在高劑量食用情況下對添加劑的敏感。不管怎樣,根據一項新研究,這種成分仍普遍用於許多食品中,而這可能是件好事。

大多數預包裝和外賣食品都有味精作為添加劑,包括中國食品、湯、調味薯片和蘸醬以及類似產品。儘管不含味精的產品在市場上已很流行,但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並不是件好事,至少最近發表在Journal of Food 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是這麼認為的。

這項研究結果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報告稱用味精製作的食物更美味;另一方面,這些添加味精的食物即使在大幅減少含鹽量後,也得到參與者的好評。考慮到味精被用作一種增味劑,為菜肴添加鮮美味道,這並不令人驚訝。

這樣做的好處是非常明顯的。攝入過多的鈉是一個已知的健康風險因素,可能會帶來從血壓到癡呆症的風險,因此,減少鹽攝入量可改善膳食健康程度。研究發現,通過使用味精,鹽含量可降低31%61%,與此同時,食物味道沒有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將這種間接好處與用橄欖油代替黃油相提並論,認為它提供一種更健康替代品,無需去接受口味的削弱。味精鈉含量只有食鹽的1/3,但它味道鮮美。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