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古今【書畫之傳承與創新】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簡稱「臺藝大」)是今日臺灣設有「書畫系」的兩所大學中歷史較久的。課程集中在書法、水墨畫、彩墨畫和篆刻藝術的教學與發展。系裏有優秀的教師,在過去漫長的歷史中,培養了很多傑出人才,帶領書法與繪畫在臺灣傳承與變革中不斷往前邁進。

 

歷年來在兩岸交流、臺日交流都有亮麗的成果,就缺少與美國的互動。因為筆者一直在美國教學,又多次到臺藝大客座,覺得應該把臺藝大在書畫方面的成就介紹到美國,尤其是華人聚集的加州,因此在2013年8月為書畫系教授在舊金山灣區「珪谷亞洲藝術中心」辦一次聯展,展出該系三十二位教授的作品,讓加州灣區藝術愛好者共賞。但因為是在華人社區展出,參觀者多為華人。轉眼五年過去了,我覺得應該在洋人進出較多的地方再辦一次展覽,因此聯絡聖荷西州立大學圖書館,在二樓展覽廳辦這次師生展。

 

這次參展者有教授17人和研究生14人,展出作品33件。其中有大師級李奇茂和歐豪年。李教授的抽象畫「不退色之美」,以一張白紙加上簽名和印章,表述道家「無就是有」的哲學。歐教授的「鍾進士把酒」以嶺南派筆法畫宗教人物故事,在造形、筆墨、設色都非常生動神奇。除了這兩位大師的傑作之外還有31幅精彩書畫篆刻,風格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展現藝術家個人的創作力。

 

在題材上帶有臺灣鄉土風情的山水作品最豐富。其中蘇峰男、羅振賢、蔡友、林錦濤、吳恭瑞、吳清文、盧青辰、張進勇、何堯智、陳柔岑、謝涵以水墨淡彩,寫出淘天海浪,或清淨山水,或蒼翠花草林木,揭開自然純樸之美。也有范墨寫村民在高原相會之景,以示山村古樸生活之美。在鄉情作品中也有李宗仁,用印象派的光色寫臺灣的另一面,有紫雲貫天、大海波濤,氣勢宏闊壯觀。這以實景抒情的作品中,還有涂璨琳的一幅以狗為主題的畫,圖中有三隻棕色狗和一隻白色狗在楓樹下玩,背景有濛瀧氣氳。古代中國畫家很少畫狗,現代有很多人畫狗,但是畫得如此生動的不多。

 

上述這些作品對景物作具體描寫,有自然的氣息和生命力,是繼續發揚中國自然美學。隨著時代前進,人的生活環境也改變了。今日人們生活在現代城市,眼所見身所觸是幾何形結構的建築,繪畫藝術也會有新的風格,最直接的反應是將現代城市幾何形結構帶入畫中,以方、圓將書法或景物分割,作對比式展現,使畫面有更強的設計藝術理念。這次展品中有四件屬這類型。黃光男的「祥雲繞九尺」和「青山有喜」,用粗壯的黑框格配合山水風景,展現明顯的空間深度;黃才松的「破曉」用細框將山水推遠;張祐禎的「外面的世界」用八個圓窗展示遠處風景,圓窗邊加印章;簡惠美的「當下當下」,在山水畫中開大窗展示另一遠山水;趙基任的「游」在黑墻中開亮窗展示一條彩魚。自然景觀與工程結合讓畫家有更多的創新空間。

 

現代五彩繽紛的都市生活也帶動「抽象表現派」(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發展。畫家以色筆點線面畫出抽象或半抽象圖形,發揮畫家主觀的美感。這次展品中有王玄雅的「彩虹龍鳳」。畫家用紫藍綠黃紅為背景,再用黑點譜出龍、鳳的影子。

藝術現代化除了視覺經驗之外還有心靈層面的開發,這次展出兩件接近「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作品,其中陳炳宏的「不圓滿的遇合」,以西洋畫常用的裸體人物為主題,圖中左邊是男女擁抱、右邊一男掩面而泣,中間暗藍天空下蹲著一少女,上方明月上也蹲著一位少女。另一件是林佳諭的「食」,圖下方畫一個少女閉眼冥思,頭髮如煙往上吹,衝上一群飛蟲。兩圖像達利和恩斯特的畫,寫出潛意識中的情感鬱結,有神秘不可測的感情張力。超現實主義是二十世紀中葉崛起的藝術潮流;前者是以藝術創作發掘人類「意識外」(或稱「潛意識」、「無意識」)世界的感情掙扎張力;

書法、篆刻也是臺藝大的重要課程,這兩種藝術在中國有四千多年歷史,它概括實用、裝飾、抒情,但字形、排列都有一定格式。當代書法、篆刻家有了些新的構思,將整體當成繪畫設計,成為一個整體的生命體。這次展品接近傳統的有李宜芮、鍾享諭、邱尉庭的……,超越傳統的有阮常耀、蔡介騰和黃秀專。他們以獨特的方式書寫,讓字與字之間有更強的互動,張顯生命力。另有羅筱娟將畫面分割成黑、藍長條塊面,然後加上黑、白書法,是書法與裝飾設計結合。

從這次展品的豐富題材、多元技法和不同風格,我們可看到臺藝大書畫系,在藝術教育上提供學生多方面學習的機會,能夠在傳統基礎上發揮有時代性的創作。這也將是書畫藝術在臺灣的未來指標。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