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吧!樂觀情緒有助長壽

你的態度如何?你是樂觀的半杯滿還是悲觀的半杯空?如果你是前者,那麼有一些好消息告訴你:所有的樂觀情緒對你的健康有好處。它甚至可以讓你活得更久。

在一項使用來自資深刊物Nurses’ Health Study數據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超過70000名女性在2004年如何回答她們樂觀程度的問題。他們在2006年到2012年跟蹤了這些女性(平均年齡為70歲)的去世狀況。

他們發現,報告有最高程度樂觀的女性比那些樂觀程度最低的女性死亡可能性低29%。這一風險降低體現在多種死亡原因上,包括癌症、心臟病、中風、呼吸道疾病和感染。

研究作者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Eric Kim告訴NPR,樂觀可以帶來更好的健康和更低的死亡率有數個原因。更樂觀的人往往有更健康的飲食、鍛煉和吸煙習慣。樂觀情緒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影響生物功能,有可能降低炎症水準和提高免疫功能。樂觀的人也會有更好的應對技能。

「當他們面對生活的挑戰,他們創建應急方案,為未來挑戰做好計畫,接受那些無法被挑戰的事物,」Kim告訴NPR。

這項研究發表在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

樂觀和你的心臟

其他研究已經證明樂觀和健康之間存在關聯。

據伊利諾斯大學研究人員,更樂觀的人也更有可能擁有良好的心臟健康。在這項2015年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5100名45歲到84歲成人的心臟健康、心理健康和樂觀水準。在從2000年7月開始的十一年裏,他們跟蹤每個參與者,發現基於體重指數和血壓的心臟健康得分改善與樂觀水準有直接關係

最樂觀個人心血管健康達到理想水準的可能性是最悲觀個人的兩倍,」研究首席作者伊利諾斯大學教授Rosalba Hernandez說。「這種聯繫仍然是重要的,即使進行了社會人口學因素和不良心理健康因素的調整。」

根據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心臟疾病是美國排在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每天有2200美國人因它死亡。它會影響所有年齡和背景的人。

Hernandez和她的研究小組認為,健康專家在考慮提高美國人心血管健康的專案時應該使用這些結果。她說,即使是適度的心血管健康差異也可以顯著降低死亡率和幫助人們活得更久、更快樂的生活。

找到更好的人生觀是任何人都可以採用的預防性治療方式,無論年齡、種族或財務狀況。

這項研究發表在Health Behavior and Policy Review上。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